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适用于可蓄能调节的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适用于可蓄能调节的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28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包括低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高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蓄能侧换热板组单元、密封垫片、板式换热器框架,所述板式换热器框架内叠放低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高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蓄能侧换热板组单元,并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后与板式换热器框架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板式换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换热板组单元的方式组装成型,因此整个蓄能设备的体积非常紧凑,实现了小型化;换热板组单元均为人字波板或者凸点板组成,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因此整个蓄能设备的换热效率高,可实现高效化;换热板组单元为板片一体安装,实现了三种介质同时运行的目标,可实现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可蓄能调节的板式换热器,尤其是一种在有蓄能要求的-可拆板式换热器,属于板式换热器冷却。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蓄能(蓄热、蓄冷)技术主要采用蓄能载体媒介装置配合进行能量调节。但目前蓄能设备对占地要求比较大,且热交换循环转换效率不高。

2、针对蓄能行业小型化、高效化、一体化的使用需要。为解决蓄能技术以上问题,急需一种可实现小型化蓄能同时兼顾高效换热且便于拆卸、易更换维修的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用于满足蓄能行业小型化、高效化、一体化的使用需求,且需要解决便于拆卸、易更换维修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包括低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高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蓄能侧换热板组单元、密封垫片、板式换热器框架,所述板式换热器框架内叠放低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高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蓄能侧换热板组单元,并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后与板式换热器框架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板式换热器。

3、进一步,板式换热器上的高温水、低温水进出口与对应接口对接,在高温水板组单元、低温水板组单元内循环。

4、进一步,蓄能侧板组单元中加注相变蓄能材料,相变蓄能材料仅在板式换热器内部封闭进行吸热与放热,使高温水、低温水与相变蓄能材料在板式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实现相应的蓄能效应。

5、进一步,蓄能侧板组单元两侧各设置高温水板组单元、低温水板组单元。

6、进一步,高温水板组单元、蓄能侧板组单元、低温水板组单元中的换热板片均采用人字波板或者凸点板。

7、进一步,换热板片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9、1.由于可蓄能调节的板式换热器采用了换热板组单元的方式组装成型,因此整个蓄能设备的体积可以非常紧凑,实现了小型化。

10、2.由于可蓄能调节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组单元均为人字波板或者凸点板组成,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因此整个蓄能设备的换热效率高,可实现高效化。

11、3.由于可蓄能调节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组单元为板片一体安装,实现了三种介质同时运行的目标,可实现一体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高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蓄能侧换热板组单元、密封垫片、板式换热器框架,所述板式换热器框架内叠放低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高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蓄能侧换热板组单元,并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后与板式换热器框架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板式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板式换热器上的高温水、低温水进出口与对应接口对接,在高温水板组单元、低温水板组单元内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蓄能侧板组单元中加注相变蓄能材料,相变蓄能材料仅在板式换热器内部封闭进行吸热与放热,使高温水、低温水与相变蓄能材料在板式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实现相应的蓄能效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蓄能侧板组单元两侧各设置高温水板组单元、低温水板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高温水板组单元、蓄能侧板组单元、低温水板组单元中的换热板片均采用人字波板或者凸点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板片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高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蓄能侧换热板组单元、密封垫片、板式换热器框架,所述板式换热器框架内叠放低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高温水侧换热板组单元、蓄能侧换热板组单元,并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后与板式换热器框架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板式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板式换热器上的高温水、低温水进出口与对应接口对接,在高温水板组单元、低温水板组单元内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可蓄能调节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蓄能侧板组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延嘉忻晔晨李娜金恺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