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27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包括开坯、喷涂隔离剂、焊接、加热、轧制、热处理、矫直、分离工序;所述开坯工序,选择厚度在200mm以上的连铸坯进行开坯,得到厚度大于40mm的相同尺寸的钢坯作为组坯原料;在钢坯叠放接触面的四边通过铣床各加工出长15~30mm,宽1~3mm,深度25~35mm的气孔;所述隔离剂由氧化镁颗粒、氧化硅颗粒、聚乙烯醇及水按5~10∶5~10∶2~5∶20~50的比例配制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叠轧板切割分离率可达100%,不平直度降至4mm/m以下,相比原工艺成材率提高2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行业薄板叠轧,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高镍钢指镍含量在8.5%~10.0%之间,广泛应用于深冷低温工程领域。随着制造业向绿色经济转型,各类结构件逐渐向轻量化方向发展,大宽度钢板使用厚度规格由以往常规的8mm~20mm逐渐向3mm~10mm转变。对于大型宽厚板轧机轧制6mm及以下厚钢板,轧制成功率很低,超出设备极限。对于中厚板轧机,6mm及以下的薄板仅能在采用炉卷轧机生产,且只能生产宽度≤2500mm的规格。

2、叠轧生产工艺是将两块坯料上下叠在一起轧制再分开,在原有宽厚板轧机的基础上可得到厚度小于6mm,宽度大于3000mm的薄板。

3、然而,叠轧生产中板形控制是一个难点。随着轧制生产过程中钢板变薄变长,钢板降温加快,同板温差大,钢板易瓢曲、翘头,出现中间浪等问题;此外随着钢板温度降低、厚板变薄、轧制变形抗力增大,同板厚度差增大且不易控制。

4、公开号cn 111482457 a和cn 113020259 a的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一种高碳钢叠轧轧制方法,但其重点是对轧制过程进行描述。公开号cn 109365553 a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镍钢宽薄板叠轧用保护分离剂及叠轧方法,但对于3~6mm的宽薄钢板的板形控制仍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宽薄板板形及成材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包括开坯、喷涂隔离剂、焊接、加热、轧制、热处理、矫直、分离工序;所述开坯工序,选择厚度在200mm以上的连铸坯进行开坯,得到厚度大于40mm的相同尺寸的钢坯作为组坯原料;在钢坯叠放接触面的四边通过铣床各加工出长15~30mm,宽1~3mm,深度25~35mm的气孔。

4、本专利技术所述隔离剂由氧化镁颗粒、氧化硅颗粒、聚乙烯醇及水按5~10∶5~10∶2~5∶20~50的比例配制而成。

5、本专利技术所述隔离剂在上下板内表面除坡口区域外喷涂,厚度为1.5~2mm;所述隔离剂喷涂后在200℃~250℃的烘干炉内烘干2小时以上再进行组坯焊接。

6、本专利技术所述轧制工序,采用4200mm双机位轧机共轧制10道次,前两道次采用小压下轧制,压下率分别为9%~12%、12%~15%,终轧温度为850~950℃。

7、本专利技术所述热处理工序,包括一次淬火、二次淬火和回火;所述一次淬火温度为810~830℃,加热系数为2~4mm/min;所述二次淬火温度为650~670℃,加热系数为2~4mm/min;所述回火温度为550~570℃,加热系数为5~7 min/mm。

8、本专利技术所述矫直工序,采用冷矫直机进行矫直,道次数≥10。

9、本专利技术所述分离工序,经过超声波探伤设备确定边部切割位置,采用等离子切割设备对钢板进行切割分离。

10、本专利技术所述高镍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10%,si:0.15%~0.35%,mn:0.50%~0.80%,ni:8.50%~10.0%,s≤0.003%,p≤0.007%,alt:0.025%~0.0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11、本专利技术所述高镍钢宽薄板成品宽度大于2500mm,厚度在3~7mm之间。

1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原理在于:通过对组坯、轧制、热处理等工艺优化及精细化控制,提高了宽薄叠轧板板形与厚度的控制精度以及叠轧板的成材率。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叠轧板切割分离率可达100%,钢板内表面质量良好,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宽薄板的不平直度降至4mm/m以下,相比原工艺成材率提高20%以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包括开坯、喷涂隔离剂、焊接、加热、轧制、热处理、矫直、分离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坯工序,选择厚度在200mm以上的连铸坯进行开坯,得到厚度大于40mm的相同尺寸的钢坯作为组坯原料;在钢坯叠放接触面的四边通过铣床各加工出长15~30mm,宽1~3mm,深度25~35mm的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剂由氧化镁颗粒、氧化硅颗粒、聚乙烯醇及水按5~10∶5~10∶2~5∶20~50的比例配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剂在上下板内表面除坡口区域外喷涂,厚度为1.5~2mm;所述隔离剂喷涂后在200~250℃的烘干炉内烘干2小时以上再进行组坯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工序,前两道次采用小压下轧制,压下率分别为9%~12%、12%~15%,终轧温度为850~9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工序,选择在精轧机工作辊服役末期进行轧制生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工序,包括一次淬火、二次淬火和回火;所述一次淬火温度为810~830℃,加热系数为2~4mm/min;所述二次淬火温度为650~670℃,加热系数为2~4mm/min;所述回火温度为550~570℃,加热系数为5~7 min/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工序,采用冷矫直机进行矫直,道次数≥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镍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10%,Si:0.15%~0.35%,Mn:0.50%~0.80%,Ni:8.50%~10.0%,S≤0.003%,P≤0.007%,Alt:0.025%~0.0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生产的高镍钢宽薄板成品宽度大于2500mm,厚度在3~7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生产的叠轧板切割分离率达100%,不平直度降至4mm/m以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包括开坯、喷涂隔离剂、焊接、加热、轧制、热处理、矫直、分离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坯工序,选择厚度在200mm以上的连铸坯进行开坯,得到厚度大于40mm的相同尺寸的钢坯作为组坯原料;在钢坯叠放接触面的四边通过铣床各加工出长15~30mm,宽1~3mm,深度25~35mm的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剂由氧化镁颗粒、氧化硅颗粒、聚乙烯醇及水按5~10∶5~10∶2~5∶20~50的比例配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剂在上下板内表面除坡口区域外喷涂,厚度为1.5~2mm;所述隔离剂喷涂后在200~250℃的烘干炉内烘干2小时以上再进行组坯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工序,前两道次采用小压下轧制,压下率分别为9%~12%、12%~15%,终轧温度为850~9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镍钢叠轧板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工序,选择在精轧机工作辊服役末期进行轧制生产。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力勇刘生吴艳阳石天柱张彩东李杰田志强侯敬超孙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