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接盖板及圆柱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24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铆接盖板及圆柱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极端子在安装后出现转动,导致电池漏液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铆接盖板,包括安装组件、端子组件及绝缘构件;安装组件上形成有第一过孔,第一过孔的横截面呈多边形,绝缘构件包括第一装配段和第二装配段,第二装配段与安装组件的端面相贴合,第一装配段的形状与第一过孔相适配,第一装配段能够插入第一过孔内,使绝缘构件与安装组件的位置固定;绝缘构件上形成有第二过孔,第二过孔的横截面呈多边形,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端子,第一电极端子的一端的形状与第二过孔相适配,第一电极端子的一端能够插入第二过孔内,使第一电极端子与绝缘构件的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铆接盖板及圆柱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发展至今,不管是消费方向、动力方向还是储能方向,用户端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电池盖板上的极柱采用铆接结构,盖板上的通孔和极柱端子均为圆柱形结构,该结构易在铆接后产生微小的转动,形成细小空隙,导致成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液风险。

2、因此,急需提供一种铆接盖板及圆柱电池,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接盖板及圆柱电池,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极端子在安装后出现转动,导致电池在电极端子处产生漏液,造成安全风险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铆接盖板,包括安装组件、端子组件及绝缘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形成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绝缘构件包括第一装配段和第二装配段,所述第二装配段与所述安装组件的端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装配段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过孔相适配,所述第一装配段能够插入所述第一过孔内,使所述绝缘构件与所述安装组件的位置固定;所述绝缘构件上形成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的一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过孔相适配,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的一端能够插入所述第二过孔内,使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与所述绝缘构件的位置固定。

3、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包括安装段和引出段,所述安装段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过孔的横截面相同,且所述安装段能够插入所述第二过孔,使所述引出段与所述第二装配段背离所述第一装配段的一侧相贴合。

4、具体地,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的横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一装配段和所述第二装配段的横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且所述第二装配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段的直径;所述安装段和所述引出段的横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所述引出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段的直径,且所述引出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装配段的直径。

5、其中,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包括连接段、第三装配段和铆接段;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装配段的直径,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形成有第三过孔和沉头孔,所述铆接段位于所述沉头孔内,所述第三装配段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组件和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铆接段相铆接。

6、具体地,所述沉头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过孔的直径。

7、具体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盖板和安装盘;所述第一过孔形成于所述盖板的中心,所述安装盘与所述盖板扣合连接,且所述安装盘的中心形成有第四过孔,所述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一过孔相导通,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过孔的直径。

8、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铆接盖板,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直径与所述第四过孔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密封件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段的直径。

9、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安装盘的一侧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盘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形成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能够插入所述安装槽,使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盘相连接。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盘包括安装部和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呈条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安装部的周向设置,且凸出于所述安装部,以形成定位槽;所述第四过孔形成于所述安装部上,且所述安装部上还形成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内形成有加强筋,所述盖板对应所述透气孔的位置形成有安装孔;所述插接部形成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且所述支撑部上还形成有过液孔。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铆接盖板具有以下优势:

12、本技术提供的铆接盖板,包括安装组件、端子组件及绝缘构件;安装组件上形成有第一过孔,第一过孔的横截面呈多边形,绝缘构件包括第一装配段和第二装配段,第二装配段与安装组件的端面相贴合,第一装配段的形状与第一过孔相适配,第一装配段能够插入第一过孔内,使绝缘构件与安装组件的位置固定;绝缘构件上形成有第二过孔,第二过孔的横截面呈多边形,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端子,第一电极端子的一端的形状与第二过孔相适配,第一电极端子的一端能够插入第二过孔内,使第一电极端子与绝缘构件的位置固定。

13、由此分析可知,通过安装组件上形成的呈多边形的第一过孔,并使绝缘构件的第一装配段的形状与第一过孔相适配,从而能够使绝缘构件插入第一过孔中,实现绝缘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的位置固定。通过在绝缘构件上形成的呈多边形的第二过孔,并使第一电极端子的一端的形状与第二过孔相适配,从而能够使第一电极端子的一端插入第二过孔中,实现第一电极端子与绝缘构件之间的位置固定。

14、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中的绝缘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通过呈多边形的第一过孔和与之适配的第一装配段相配合,能够实现绝缘构件在周向上的限位,避免绝缘构件相对安装组件转动,同理,也能够实现第一电极端子在周向上的限位,避免第一电极端子相对绝缘构件转动,因此,在装配连接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转动产生细小缝隙,导致电池产品在第一电极端子处漏液,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15、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圆柱电池,包括集流盘连接片、卷芯、防爆阀、保护片以及上述的铆接盖板;所述集流盘连接片的第一片体与所述铆接盖板相连接,第二片体与所述卷芯的极耳相连接;所述防爆阀与所述安装组件相连接,所述保护片覆盖所述防爆阀设置。

16、由于本申请提供的铆接盖板中的绝缘构件和第一电极端子在装配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转动的问题,因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铆接盖板的圆柱电池能够更加稳定,使用更加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端子组件及绝缘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包括安装段和引出段,所述安装段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过孔的横截面相同,且所述安装段能够插入所述第二过孔,使所述引出段与所述第二装配段背离所述第一装配段的一侧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的横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一装配段和所述第二装配段的横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且所述第二装配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段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包括连接段、第三装配段和铆接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过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盖板和安装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直径与所述第四过孔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密封件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段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安装盘的一侧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盘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形成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能够插入所述安装槽,使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盘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包括安装部和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呈条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安装部的周向设置,且凸出于所述安装部,以形成定位槽;

10.一种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盘连接片、卷芯、防爆阀、保护片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铆接盖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端子组件及绝缘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包括安装段和引出段,所述安装段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过孔的横截面相同,且所述安装段能够插入所述第二过孔,使所述引出段与所述第二装配段背离所述第一装配段的一侧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的横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一装配段和所述第二装配段的横截面均为六边形结构,且所述第二装配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段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包括连接段、第三装配段和铆接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接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过孔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文季林锋杨亦双杨庆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