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机构及圆柱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85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9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正极机构及圆柱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集流盘与壳体采用穿透焊的方式,导致易出现虚焊或过焊,造成电池不良率增加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正极机构,包括壳体、集流盘以及底盖;壳体呈筒状,且壳体形成有敞口部,集流盘包括主体部和绕主体部的周向形成于主体部的边缘的翻边部,主体部能够进入敞口部中,以使翻边部能够搭接于敞口部的边缘;底盖设置于集流盘背离壳体的一侧,且底盖与翻边部相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正极机构及圆柱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新能源车辆中的电池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单通结构的铝壳圆柱电池的正极常采用与壳体穿透焊接的方式引出,但由于穿透焊极易发生虚焊或者过焊,过焊会烧伤内部卷芯,虚焊会使得过流不够温升大,从而导致电池不良率增加。

2、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正极机构及圆柱电池,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机构及圆柱电池,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集流盘与壳体采用穿透焊的方式,导致易出现虚焊或过焊,造成电池不良率增加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正极机构,包括壳体、集流盘以及底盖;所述壳体呈筒状,且所述壳体形成有敞口部,所述集流盘包括主体部和绕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的翻边部,所述主体部能够进入所述敞口部中,以使所述翻边部能够搭接于所述敞口部的边缘;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集流盘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且所述底盖与所述翻边部相抵接。

3、其中,所述主体部凸出于所述翻边部所在平面,且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形成有凹入部,所述底盖对应凹入部的位置形成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能够嵌入所述凹入部设置。

4、具体地,所述集流盘上形成有过液孔,所述底盖对应所述过液孔的位置形成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过液孔相连通。

5、进一步地,所述过液孔位于所述集流盘的中心位置,所述底盖对应所述过液孔的位置形成有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能够插入所述过液孔中,所述注液孔形成于所述定位凸部上。

6、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部呈圆台状结构,所述过液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定位凸部的最大直径。

7、其中,所述集流盘上形成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向远离所述底盖的方向凸起。

8、具体地,所述焊接部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焊接部沿所述过液孔的周向均布。

9、进一步地,所述凹入部的端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凸台部的周向端面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凸台部的端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凹入部的端面的倾斜角度一致。

10、更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边缘形成有导向部,且所述导向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设置。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正极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12、本技术提供的正极机构,包括壳体、集流盘以及底盖;壳体呈筒状,且壳体形成有敞口部,集流盘包括主体部和绕主体部的周向形成于主体部的边缘的翻边部,主体部能够进入敞口部中,以使翻边部能够搭接于敞口部的边缘;底盖设置于集流盘背离壳体的一侧,且底盖与翻边部相抵接。

13、由此分析可知,通过使壳体呈筒状,并使壳体形成敞口部,从而能够为集流盘和底盖的安装提供位置。相应地,本申请通过使集流盘包括主体部和形成于主体部周向的翻边部,从而通过翻边部能够搭接在敞口部的边缘,并使主体部进入敞口部中,使主体部能够与壳体内承装的卷芯的正极相焊接。

14、并且,由于本申请中的翻边部搭接在敞口部的边缘,且底盖与翻边部相抵接,因此,本申请中翻边部与壳体之间的焊接位置在壳体的侧部,且翻边部与底盖的焊接位置也在侧部,从而能够将现有的穿透焊接转化为外露的拼接式焊接方式,既能够提高焊接的准确性,且在焊接后能够使壳体带正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采用穿透焊造成虚焊或过焊的问题,降低电池生产的不良率。

15、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卷芯、负极机构以及上述的正极机构;所述卷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卷芯的正极对应所述集流盘设置,所述卷芯的负极对应所述负极机构设置,且负极机构与所述正极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16、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正极机构构成的圆柱电池,由于正极机构与壳体的焊接由传统的穿透焊转化成外露的拼接式焊接,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圆柱电池成型后的良品率,避免因穿透焊造成虚焊或过焊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集流盘以及底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凸出于所述翻边部所在平面,且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形成有凹入部,所述底盖对应凹入部的位置形成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能够嵌入所述凹入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盘上形成有过液孔,所述底盖对应所述过液孔的位置形成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过液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孔位于所述集流盘的中心位置,所述底盖对应所述过液孔的位置形成有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能够插入所述过液孔中,所述注液孔形成于所述定位凸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呈圆台状结构,所述过液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定位凸部的最大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盘上形成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向远离所述底盖的方向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焊接部沿所述过液孔的周向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的端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凸台部的周向端面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凸台部的端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凹入部的端面的倾斜角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形成有导向部,且所述导向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设置。

10.一种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芯、负极机构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集流盘以及底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凸出于所述翻边部所在平面,且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形成有凹入部,所述底盖对应凹入部的位置形成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能够嵌入所述凹入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盘上形成有过液孔,所述底盖对应所述过液孔的位置形成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过液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孔位于所述集流盘的中心位置,所述底盖对应所述过液孔的位置形成有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能够插入所述过液孔中,所述注液孔形成于所述定位凸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呈圆台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文季林锋杨亦双杨庆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