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931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6
本技术公开一种车门和车辆,该车门用于车辆,车辆包括车身,车门通过车门铰链安装于所述车身,车门铰链通过铰链螺栓与车门连接,车门包括车门内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车门内板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内板主体与侧部,且侧部远离所述内板主体的一侧具有用于与车门外板连接的安装翻边;第一加强板安装于所述车门内板,至少贴设于所述内板主体与所述侧部的连接处;第二加强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板背离所述车门内板的一侧;侧部、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用于供所述铰链螺栓安装,第一加强板和/或第二加强板靠近侧部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安装翻边搭接的加强翻边。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增强车门的局部刚度和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车门铰链是连接车身与车门的关键部件,车门能够绕铰链轴转动来开启或关闭,车门打开时,车门的重量将完全由铰链来承受,若车门上铰链安装处刚度不足,随着车辆使用时间的增加,可能影响车门整体模态、下垂刚强度、开闭耐久等关键性能,使得车门上铰链安装处的板体会形变,产生一定程度的下垂,直接影响车门与车身的配合,车门与车身产生碰擦,车门开合时将会有异响,以及车门与车身干涉而出现掉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车门,旨在增强车门的局部刚度和强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车门,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门通过车门铰链安装于所述车身,所述车门铰链通过铰链螺栓与所述车门连接,包括:

3、车门内板,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内板主体与侧部,且所述侧部远离所述内板主体的一侧具有用于与车门外板连接的安装翻边;

4、第一加强板,安装于所述车门内板,至少贴设于所述内板主体与所述侧部的连接处;以及

5、第二加强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板背离所述车门内板的一侧;

6、所述侧部、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均用于供所述铰链螺栓安装,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或所述第二加强板靠近所述侧部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安装翻边搭接的加强翻边。

7、可选地,所述加强翻边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板靠近所述侧部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面积,且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板靠近所述侧部的一侧。

9、可选地,所述内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加强板覆盖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加强板上具有连通所述安装孔的避让孔,所述第二加强板对应所述避让孔设有避让缺口。

10、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上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横向设置。

11、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由所述内板主体向所述侧部延伸,且经过所述内板主体与所述侧部的连接处。

12、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的凸设高度大于或等于8mm。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焊接固定于所述车门内板上,所述第二加强板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上。

14、可选地,所述加强翻边上具有多个第一固定位,所述安装翻边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固定位,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焊接固定。

1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以及如上所述的车门,所述车门通过车门铰链安装于所述车身。

16、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车门内板上设置呈夹角设置的内板主体与侧部,且侧部远离内板主体的一侧具有用于与车门外板连接的安装翻边。第一加强板安装于车门内板,至少贴设于内板主体与侧部的连接处,从而增加车门内板的局部厚度,进而增强车门内板的局部刚度和强度。第二加强板固定于第一加强板背离车门内板的一侧,从而进一步增加车门内板的局部厚度,进而增强车门内板的局部刚度和强度。侧部、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用于供铰链螺栓安装,使得铰链螺栓依次穿设于侧部、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从而将车门铰链固定于车门,且第一加强板和/或第二加强板靠近侧部的一侧具有与安装翻边搭接的加强翻边。即加强翻边既可以设置于第一加强板,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加强板,因第一加强板固定于车门内板,第二加强板固定于第一加强板,故而该加强翻边不仅能够增加安装翻边的厚度,也能为内板主体与侧部提供与其变形方向相反的拉力,从而进一步增强车门内板的局部刚度和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门通过车门铰链安装于所述车身,所述车门铰链通过铰链螺栓与所述车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翻边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板靠近所述侧部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面积,且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板靠近所述侧部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加强板覆盖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加强板上具有连通所述安装孔的避让孔,所述第二加强板对应所述避让孔设有避让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上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横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由所述内板主体向所述侧部延伸,且经过所述内板主体与所述侧部的连接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凸设高度大于或等于8mm。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焊接固定于所述车门内板上,所述第二加强板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翻边上具有多个第一固定位,所述安装翻边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固定位,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焊接固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所述车门通过车门铰链安装于所述车身,且铰链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车门的侧部、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以固定所述车门铰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门通过车门铰链安装于所述车身,所述车门铰链通过铰链螺栓与所述车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翻边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板靠近所述侧部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面积,且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板靠近所述侧部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加强板覆盖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加强板上具有连通所述安装孔的避让孔,所述第二加强板对应所述避让孔设有避让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上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横向设置。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兆运刘红梅王中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