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储油装置及冲击试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754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储油装置及冲击试验系统,包括缸体和活塞,活塞用于将缸体的内腔分隔为位于缸体内第一端的气腔和位于缸体内第二端的油腔;缸体的第一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至缸体第一端内壁的排气孔,缸体的第二端用于与加速系统的油源连接并连通;缸体外设置有供气装置,用于向缸体的气腔充入惰性气体以在加速系统动作下油源向油腔充入液压油使活塞向缸体第一端移动时对活塞形成缓冲减速;缸体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活塞的行程进而调节缸体的储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击试验,特别地,涉及一种缓冲储油装置及冲击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1、为了考核磁浮列车在碰撞条件下的安全性,最直接的方式为使用加速系统将试样加速到指定速度后,对静态下的列车进行正面碰撞,该加速系统需要在某一阶段使液压油瞬间释放,并由储油装置存储释放的液压油,当储油装置装满后,液压油通过并联油路进入系统其它元件。

2、现有储油装置以蓄能器为主,储油装置活塞速度快、缓冲距离短,其最高速度达到10m/s以上,并需要在25mm的距离内将活塞速度由10m/s降至0m/s,虽然可以实现快速储油的功能,但是不具备储油量计量及调节的功能,且未对活塞撞击气腔侧缸盖进行缓冲,冲击较大;现具备储油量计量及调节功能的储油装置依靠液位传感器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进出油控制,但是当流量达到每分钟上万升时,较难做到精准计量控制,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储油装置及冲击试验系统,以解决现有储油蓄能器无法进行储油量计量及调节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缓冲储油装置,应用于冲击试验,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活塞用于将所述缸体的内腔分隔为位于缸体内腔第一端的气腔和位于缸体内腔第二端的油腔;所述缸体的第一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气腔的排气孔,所述缸体的第二端用于与加速系统的油源连接并连通;所述缸体外设置有供气装置,用于向所述缸体的气腔充入惰性气体以在加速系统动作下油源向所述油腔充入液压油使活塞向缸体第一端移动时对所述活塞形成缓冲减速;所述缸体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活塞的行程进而调节所述缸体的储油量。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缸体的第二端的缸头座圈,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缸头座圈的一组或多组调整垫。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活塞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缸体上对应各调整垫的安装数量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位置传感器的安装构造。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的排气孔与球阀连接,以控制所述缸体的排气速度。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阀至所述排气孔之间的气路设置有压力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的第二端侧壁凸出形成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开设有通孔,用于穿设连接螺栓以与油源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放油流道以及螺纹密封连接于所述放油流道的放油螺栓,所述放油流道用于将所述油腔泄露至所述气腔的液压油排出。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的第一端开设有充气孔,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储存有惰性气体的气罐以及设置于所述充气孔的单向阀,所述气罐经所述单向阀连通至所述缸体的第一端的内壁;所述气罐至所述单向阀的气路上设置有截止阀。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上凸出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排气孔配合的缓冲柱塞,所述缓冲柱塞的外径小于所述排气孔的内径,所述缓冲柱塞用于在所述活塞移动至贴近所述缸体的第一端内壁时伸入所述排气孔内以降低所述气腔的排气速度。

12、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冲击试验系统,应用有以上任一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

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缸体分别与供气装置、油源连接,通过供气装置向缸体的气腔充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将气腔内空气置换且气腔内气压达到预设值后停止充气,充气过程中推动活塞移动至缸体第二端极限位置;启动加速系统,油源将液压油快速充入缸体的油腔内,活塞快速向缸体第一端方向移动,在气腔内惰性气体作用下对活塞的移动形成有效缓冲减速,直至活塞移动至缸体第一端极限位置,完成一次储油过程;本储油装置设置供气装置对缸体提供惰性气体以对活塞移动进行有效缓冲,将活塞的移动速度降低至可控区间,保证装置本身结构安全,本储油装置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活塞的一端极限位置以调节活塞的行程从而调节缸体的储油量进而可精确计量储油量,相比油液液位检测的方式控制成本更低,储油量控制和计量更为高效、精准。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储油装置,应用于冲击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4)和活塞(406),所述活塞(406)用于将所述缸体(4)的内腔分隔为位于缸体(4)内腔第一端的气腔(8)和位于缸体(4)内腔第二端的油腔(9);所述缸体(4)的第一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气腔(8)的排气孔(404),所述缸体(4)的第二端用于与加速系统的油源(5)连接并连通;所述缸体(4)外设置有供气装置,用于向所述缸体(4)的气腔(8)充入惰性气体以在加速系统动作下油源(5)向所述油腔(9)充入液压油使活塞(406)向缸体(4)第一端移动时对所述活塞(406)形成缓冲减速;所述缸体(4)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活塞(406)的行程进而调节所述缸体(4)的储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缸体(4)的第二端的缸头座圈(408),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缸头座圈(408)的一组或多组调整垫(4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活塞(406)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411),所述缸体(4)上对应各调整垫(407)的安装数量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位置传感器(411)的安装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的排气孔(404)与球阀(7)连接,以控制所述缸体(4)的排气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7)至所述排气孔(404)之间的气路设置有压力表(6)。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的第二端侧壁凸出形成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开设有通孔,用于穿设连接螺栓(410)以与油源(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的第一端设置有放油流道以及螺纹密封连接于所述放油流道的放油螺栓(413),所述放油流道用于将所述油腔(9)泄露至所述气腔(8)的液压油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的第一端开设有充气孔(401),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储存有惰性气体的气罐(1)以及设置于所述充气孔(401)的单向阀(3),所述气罐(1)经所述单向阀(3)连通至所述缸体(4)的第一端的内壁;所述气罐(1)至所述单向阀(3)的气路上设置有截止阀(2)。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06)上凸出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排气孔(404)配合的缓冲柱塞(461),所述缓冲柱塞(461)的外径小于所述排气孔(404)的内径,所述缓冲柱塞(461)用于在所述活塞(406)移动至贴近所述缸体(4)的第一端内壁时伸入所述排气孔(404)内以降低所述气腔(8)的排气速度。

10.一种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储油装置,应用于冲击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4)和活塞(406),所述活塞(406)用于将所述缸体(4)的内腔分隔为位于缸体(4)内腔第一端的气腔(8)和位于缸体(4)内腔第二端的油腔(9);所述缸体(4)的第一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气腔(8)的排气孔(404),所述缸体(4)的第二端用于与加速系统的油源(5)连接并连通;所述缸体(4)外设置有供气装置,用于向所述缸体(4)的气腔(8)充入惰性气体以在加速系统动作下油源(5)向所述油腔(9)充入液压油使活塞(406)向缸体(4)第一端移动时对所述活塞(406)形成缓冲减速;所述缸体(4)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活塞(406)的行程进而调节所述缸体(4)的储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缸体(4)的第二端的缸头座圈(408),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缸头座圈(408)的一组或多组调整垫(4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活塞(406)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411),所述缸体(4)上对应各调整垫(407)的安装数量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位置传感器(411)的安装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的排气孔(404)与球阀(7)连接,以控制所述缸体(4)的排气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储油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周赛群傅祖范肖前龙李仕辉胡骞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