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39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及其应用。所述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包括第一注射器结构和第二注射器结构,当将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结合时,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管体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给药通道与第二给药通道相互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利用双腔室设计能够分别载有待混合的药物制剂,集成了药物原料的长时间储存、半固体凝胶或乳膏、乳液、悬浮液的按需即时制备和多种形式的局部给药功能,具有简单易用、安全高效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及其应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1、常见的妇科疾病,例如细菌性阴道疾病,需通过阴道给药等方式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且更为有效的阴道给药剂型多为半固体凝胶或乳膏、乳液、悬浮液制剂,这些药物制剂同时兼顾了药剂治疗效果和患者使用体验。但上述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在水中稳定性差,导致这些药物制剂保质期较短,需按需制备。

2、然而,半固体凝胶或乳膏、乳液、悬浮液的按需制备存在操作繁复、难以精准控制混合比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半固体凝胶或乳膏、乳液、悬浮液制剂的应用以及药效。且更进一步地,已通过给药器完成制备的药物,其可能需要延迟或分阶段给药,这对给药器的保质要求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另外,针对其他特殊给药给药方式,诸如口腔内给药、直肠给药、肌肉注射、皮下等临床使用场景,给药器需匹配不同形状的导出口,这对给药器的设计提出更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及其应用。

2、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包括:

4、第一注射器结构,包括第一管体、第一活塞机构和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内形成有第一给药通道,所述第一给药通道用于将第一管体内腔与外界连通,并且所述封闭端上设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活塞机构包括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活动设置于第一管体内腔中;

5、第二注射器结构,包括第二管体、第二活塞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内形成有第二给药通道,并且所述封闭端上设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给药通道用于将第二管体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活塞机构包括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活动设置于第二管体内腔中;

6、其中所述第一注射器结构、所述第二注射器结构至少用于进行非入侵式给药;

7、以及,当将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结合时,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管体的第二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给药通道与第二给药通道相互连通。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包括螺纹连接机构、卡接机构、凹凸配合机构。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塞包括相互连接第一塞头和第一芯杆,所述第一塞头朝向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一侧设置有第一推药端,所述第一推药端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所述第一给药通道吻合;

10、所述第二活塞包括相互连接第二塞头和第二芯杆,所述第二塞头朝向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一侧设置有第二推药端,所述第二推药端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给药通道吻合。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塞包括相互连接第一塞头和第一芯杆,所述第一塞头朝向第一端一侧设置有第一推药端,所述第一推药端用于在一外力作用下推进药物;

12、所述第二活塞包括相互连接第二塞头和第二芯杆,所述第二塞头朝向第二端一侧设置有第二推药端,所述第二推药端用于在一外力作用下推进药物。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塞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体内腔贴合配置的外缘,所述外缘盘绕所述第一塞头的外侧设置。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塞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体内腔贴合配置的至少两个突耳,两个所述突耳沿所述第一塞头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塞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体内腔贴合配置的外缘,所述外缘盘绕所述第二塞头的外侧设置。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塞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体内腔贴合配置的至少两个突耳,两个所述突耳沿所述第二塞头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圆弧倒角。

18、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上还设置有以供手持的卷边,和/或,第二管体上还设置有以供手持的卷边。

1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芯杆背离所述第一塞头一侧还设置有以供施力的第一底座,和/或,所述第二芯杆背离所述第二塞头一侧还设置有以供施力的第二底座。

2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体和/或所述第二管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容量的标记。

21、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还包括第一转换结构,具有连接口、导出口以及与所述连接口和导出口连通的第一转接通道,当将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连接时,所述第一转接通道与所述第一给药通道连通。

22、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还包括第二转换结构,具有连接口、导出口和第二转接通道,其中连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导出口用于与针头连接,并且当连接口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连接时,所述第二转接通道与所述第一给药通道及针头连通。

23、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还包括第一密封盖,其具有一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的容置腔室以及用于封堵所述第一给药通道的密封头。

24、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器械还包括第二密封盖,其具有一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的容置腔室。

2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换结构的径向尺寸沿第二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方向为第一转换结构的轴线方向。

26、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转换结构的第一转接通道的径向尺寸沿第二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方向为第一转换结构的轴线方向。

2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部件背离转接通道一侧设置有圆弧倒角。

2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换结构的导出口用于与鲁尔外圆锥锁定接头连接。

2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射药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的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实施,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30、在第一管体内腔中置入第一药物原料,并在第二管体内置入第二药物原料;

31、将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结合;

32、移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直至使第一药物原料与第二药物原料充分混合,形成注射药剂;

33、其中,所述第一药物原料和第二药物原料中的至少一者为流体。

34、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药物原料与第二药物原料中的一者为粉体,另一者为液体;和/或,所述注射药剂的剂型包括凝胶、乳膏、乳液或悬浮液。

35、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侵入式给药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

36、提供所述的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

37、将第一转换结构连接在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形成非侵入式给药装置。

38、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侵入式给药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

39、提供所述的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

40、将第二转换结构连接在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并将针头与第二转换结构连接,形成侵入式给药装置。

41、与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7.一种注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实施,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一种非侵入式给药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侵入式给药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腔室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凡周峰黄荣健张建涛江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