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毂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冷却的双转子径向磁通轮毂电机。
技术介绍
1、传统的轮毂电机一般采用端盖液冷,在高转速工况下,由于电机内部气流并不流动,仅靠端盖液冷往往不能有效散热。尤其对于轴向空间紧凑的轮毂电机而言,其内部绕组和定子散热效率较低。
2、传统的轮毂电机通常采用径向磁场,但一般具有相对较长的轴向尺寸。亦或采用轴向磁场来提高扭矩和功率密度,但具有相对较高的制造成本和难度。
3、美国专利申请us20070205682a1(dual rotor type motor)通过在内转子圆周方向开孔的方式使得冷却气流通过内转子的内部和外部,使得转子进行风冷,但没有考虑到定子组件的冷却,且风冷冷却效率较低。
4、中国专利申请cn115864768a(双转子轮毂电机)将内转子与外转子同轴固定在转子壳上,采用定子液冷的散热方式,对电机内部增压以防止外来杂质进入。但对密封性要求较高。
5、中国专利申请cn112564340b(中间通风的空水冷却高速电机结构)采用内部风冷与液冷组合的散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冷却的双转子径向磁通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内/外双转子拓扑,两侧转子采用表贴式分段永磁体,内/外转子分别通过内/外转子背铁固定于转子支架;转子支架固定于主轴,且转子支架沿轴向集成安装离心冷却风扇;定子为硅钢片轴向叠压的无磁轭分块结构,且由驱动端和非驱动端齿压板固定,其中非驱动端齿压板一体集成于非驱动端端盖上,内置水冷通道;定子绕组缠绕于定子铁芯;所述径向磁通电机采用20极18槽的分数槽集中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冷却的双转子径向磁通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外壳组件、轮毂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冷却的双转子径向磁通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内/外双转子拓扑,两侧转子采用表贴式分段永磁体,内/外转子分别通过内/外转子背铁固定于转子支架;转子支架固定于主轴,且转子支架沿轴向集成安装离心冷却风扇;定子为硅钢片轴向叠压的无磁轭分块结构,且由驱动端和非驱动端齿压板固定,其中非驱动端齿压板一体集成于非驱动端端盖上,内置水冷通道;定子绕组缠绕于定子铁芯;所述径向磁通电机采用20极18槽的分数槽集中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冷却的双转子径向磁通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外壳组件、轮毂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含转子支架、内/外转子背铁、内/外永磁体、主轴和离心冷却风扇;所述定子组件包含定子铁芯、定子齿压板、绕组;所述外壳组件包含驱动端端盖、集成非驱动端定子齿压板的非驱动端端盖、机壳及水冷通道;所述轮毂组件包含轮毂和刹车组件;所述主轴支撑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在非驱动端端盖,所述轮毂组件固定在驱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冷却的双转子径向磁通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采用水冷和风冷结合的散热方式,其中非驱动端端盖通过水冷方式对定子铁芯和绕组进行冷却,驱动端端盖通过水冷方式对刹车组件进行冷却;所述离心冷却风扇形成三支循环风路,对包含双侧气隙在内的内/外永磁体、内/外转子背铁、定子铁芯和绕组进行冷却,并且循环风路可接触液冷端盖进行热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起旭,李维吕,李国丽,王群京,邓文哲,钱喆,孙泽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