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油冷系统、电机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709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油冷系统、电机及车辆,电机油冷系统包括外壳体和定子组件,所述外壳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外壳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进油通道;所述定子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一进油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料端朝向所述定子组件的两端设置。用于解决冷却油只能从电机转轴两端进入导致的需要另外增设导油环、油量分配不均、生产成本及工艺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油冷系统、电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电机油冷系统,一般需要在电机转轴两端开孔,使通过转轴两端进入电机中部的冷却油流入定子周向汇流槽,再沿汇流槽进入轴向流道,并通过导油环结构与定子组件及外壳体形成的密封腔体实现冷却。但是,这种电机油冷系统因需要在电机两端设置导油环结构,并需要利用导油环与电机外壳体进行密封,存在生产成本及工艺成本较高的问题,且因油路只能通过转轴两端进入,存在油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油冷系统、电机及车辆,用于解决冷却油只能从电机转轴两端进入导致的需要另外增设导油环、油量分配不均、生产成本及工艺成本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油冷系统,包括:

3、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外壳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进油通道;

4、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进料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绕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绕组,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组定子冲片组,所述定子冲片组中包括多个第一冲片,所述第一冲片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导液孔,多个所述第一冲片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依次叠置,所述轴向流道的出料端形成于相互连通的多个第一导液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片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导液孔组,所述第一导液孔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绕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绕组,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组定子冲片组,所述定子冲片组中包括多个第一冲片,所述第一冲片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导液孔,多个所述第一冲片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依次叠置,所述轴向流道的出料端形成于相互连通的多个第一导液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片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导液孔组,所述第一导液孔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导液孔,同一所述第一导液孔组的多个第一导液孔与所述定子铁芯中心轴之间的间距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逐渐减小,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冲片错开设置,以使所述轴向流道的出料端以靠近所述定子铁芯中心轴的方式朝向所述绕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冲片组中包括多个第二冲片,所述第二冲片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导液孔,多个所述第二冲片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依次叠置,所述轴向流道形成于相互连通的多个所述第二导液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冲片组中包括第三冲片组,所述第三冲片组沿其周向设有多个凸出部,所述轴向流道的进料端形成于相邻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片组包括沿其轴向依次叠置的多个第三冲片,所述第三冲片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中空的凸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冲片错开设置,所述凸出部形成于相互连通的多个所述凸台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油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冲片组中包括第四冲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志锋刘雄谭立建齐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