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力自动控制的压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628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力自动控制的压辊装置,包括两个伺服电机、两个驱动丝杠、两个回弹气缸、两个缓冲气缸、四个活动连接板、两个压力传感器、背胶辊和凹版辊,两个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杠,两个驱动丝杠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螺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伺服电机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两个支撑架分别通过两个固定条与两个滑块滑动连接,两个滑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气缸。通过设置反馈和缓冲结构,来对背胶辊的力度进行把控,从而提升整体的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满足涂覆过程凹版辊和背胶辊的圆跳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凹版涂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受力自动控制的压辊装置


技术介绍

1、凹版涂布技术因其适用的加工对象广泛(有pdc、pet、pe、ny、cpp、opp、bopp、铜箔、铝箔、纸张等)和产品适用范围普及面广(涉及行业有:包装、印刷、新能源、纸张加工等)等特点,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凹版涂布的核心技术就是凹版辊与胶背辊之间的接触力度的控制和调节,力度太小和太大都不行。力度太小没法让凹版辊凹槽里面的涂料完全吐出来,会影响产品质量。力度太大会引起背胶辊变形,进而引起加工对象起皱甚至破损,同时也会缩短背胶辊的使用寿命,

2、目前传统的凹版涂布机的背胶辊的驱动力没有反馈和缓冲,受力的大小全凭经验或工艺参数输入法操作,致使力度的把握和控制很难做到精准,再加上不同粘度系数的涂覆介质的力度又有差别。这种结构基本只能凭经验通过调节伺服电机的输出扭矩,来实现背胶辊的受力大小。由于没有缓冲装置,涂覆过程对凹版辊和背胶辊的圆跳动也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受力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力自动控制的压辊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驱动丝杠(2)、回弹气缸(3)、缓冲气缸(4)、活动连接板(5)、压力传感器(6)、背胶辊(7)和凹版辊(8),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1)的一侧设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通过固定条(11)与滑块(9)滑动连接,滑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气缸(4),缓冲气缸(4)的输出端设有缓冲顶杆(14),缓冲气缸为倒立安装,连接块(19)分别设置在背胶辊(7)的两侧,背胶辊的两侧还设有轴承座(15),轴承座(1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连接板(5),且轴承座(15)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压力传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力自动控制的压辊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驱动丝杠(2)、回弹气缸(3)、缓冲气缸(4)、活动连接板(5)、压力传感器(6)、背胶辊(7)和凹版辊(8),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1)的一侧设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通过固定条(11)与滑块(9)滑动连接,滑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气缸(4),缓冲气缸(4)的输出端设有缓冲顶杆(14),缓冲气缸为倒立安装,连接块(19)分别设置在背胶辊(7)的两侧,背胶辊的两侧还设有轴承座(15),轴承座(1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连接板(5),且轴承座(15)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6),缓冲顶杆(14)的位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6)的位置相对应,背胶辊(7)的底部设有凹版辊(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力自动控制的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2),驱动丝杆(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8),螺母(18)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力自动控制的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块(1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2),活动连接板(5)的顶部均开设有活动槽(13),活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亮易兆丰李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捷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