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涛专利>正文

一种均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23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压环,涉及高压输变电系统中绝缘设备的均压设备,一种均压环,由环状均压体、连接件和安装部件相连接构成,其特征是:环状均压体的金属表面包覆有绝缘层,与环状均压体相连接的连接件的部分或全部的金属表面包覆有绝缘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均压环能够提高高压绝缘设备的电气性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电压
,尤其涉及到高电压绝缘设备上使用的均压设备。
技术介绍
在高压输变电工程中,为了防止设备的局部电场强度不超过其许用场强,使用环 状金属电极来降低局部场强,这种环状金属电极即为均压环,又名应力控制环、电晕环、屏 蔽环,如安装在绝缘子的金属附件上的被称为均压环、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及金具上的被称 为屏蔽环,二者在应用原理上、结构形式上是基本一致的,仅在环状均压体的形状和连接结 构上有细微的区别,应视为同一类设备,本专利技术以均压环为统称并以绝缘子上使用的均压 环为其典型代表来分析说明。高压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特别是复合绝缘子,按标准都需要 安装均压环。目前复合绝缘子安装的均压环(如附图1) 一般由三个部分相连接构成1) 环状均压体、2)连接件、3)安装部件,上述组件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以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 构成整体而直接暴露于大气环境中,其安装部件与复合绝缘子两端的连接金具电极端相连 接。现有的均压环能够达到改善绝缘子的电压分布不均勻的状况,从而提高了绝缘子的使 用寿命和高压系统及设备的安全性,但是也还存在均压环的使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绝缘子 原有的绝缘距离,使系统的绝缘水平下降;金属均压环易于产生电晕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均压环,以解决使用现有 的均压环会减少原有系统绝缘距离的问题,提高使用均压环的系统的可靠性。为了解决以 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均压环,由环状均压体、连接件和安装部件相连接构成, 其特征是环状均压体的金属表面包覆有绝缘层;与环状均压体相连接的连接件的部分或 全部的金属表面包覆有绝缘层,其绝缘层从环状均压体表面包覆的绝缘层开始向连接件延 伸包覆连接件的金属表面。其特征是环状均压体外包覆的绝缘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分层复合包覆 而成。其特征是连接件或安装部件有招弧角与其相电连接,招弧角的引弧端低于连接 件外包覆的绝缘层。其特征是环状均压体的金属表面包覆的绝缘层上具有防鸟害作用的尖刺状绝缘 体。其特征是环状均压体由附于环状均压体绝缘层内壁的金属层构成,该金属层与 连接件的金属部分相电连接;连接件由附于连接件绝缘层内壁的金属层和伸入绝缘层内与 该金属层相电连接的连接杆构成,该金属层与环状均压体绝缘层内壁的金属层构成的环状 均压体一体而电连接。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在使用现有的均压环后,其绝缘 距离(高压均压环与接地均压环间距离相较高压连接金具端面与接地连接金具端面间距离、高压均压环与杆塔间距离相较高压连接金具或输电导线与杆塔间距离)不同程度地降 低了 3% -10%,意味着其绝缘水平降低了 3% -10%,甚至在一些电站支柱绝缘子、避雷器 使用现有的均压环后,其绝缘距离降低了近20%,由此造成了极大的绝缘浪费和引起系统 的可靠性降低。本专利技术的均压环在现有的均压环的基础上,将环状均压体和部分或全部的 连接件的金属表面包覆具有高电气强度的绝缘层,从而在不影响均压环的均压功能的情况 下,使均压环的环状均压体和部分或全部连接件具有外绝缘的功能,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均压环 的应用不会降低绝缘子或其他设备的绝缘水平。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如高强度、优良的耐 老化性能、耐电蚀损性能等来分层复合包覆环状均压体形成绝缘层,以达到更好发挥不同 材料的优良性能,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均压环的电性能及可靠性;为了防止电弧灼伤环状均压体 和连接件的绝缘层,在连接件或安装部件上设置有招弧角与其相电连接,招弧角的引弧端 低于连接件外包覆的绝缘层,使本专利技术的均压环的结构更加合理;环状均压体的金属表面 包覆的绝缘层上具有防鸟害作用的尖刺状绝缘体,使鸟不能在本专利技术的均压环上落脚而具 有防鸟害的功能;现有的均压环材质为铝合金或钢铁,铝合金的强度较低,可能会因种种因 素变形而影响其均压性能,甚至造成系统故障,而钢铁制成的均压环十分笨重,对施工造成 不便,本专利技术的均压环可以通过使用比重较小的绝缘材料例如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工 程塑料先制造环状均压体外的绝缘层,再在该绝缘层内壁涂覆金属层或半导体层而形成环 状均压体,并且使该环状均压体金属层与连接件相电连接,而且可以将连接件的一部分也 制成绝缘层内壁涂覆金属层的复合形式,如此可以在保证本专利技术的均压环在具有高强度的 前提下,极大的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均压环具有均布绝缘子轴向电压分布的功能,同时又不会降 低原绝缘子的绝缘距离和电气性能,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均压环实现了预期 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的均压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均压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均压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均压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均压环的俯视图。图中1_环状均压体;2-连接件;3-安装部件;4-紧固螺栓;5-金属层;6-招弧 角;7-绝缘层;7. 1-绝缘层A ;7. 2-绝缘层B ;8-连接杆;9-绝缘连接套;10-防鸟尖刺。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均压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该均压环由安装部件3、 包覆有绝缘层7的环状均压体1及连接件2构成,金属环状均压体1和连接件2以焊接方 式相连接,并且以绝缘层7包覆全部的环状均压体的金属表面和部分连接件的金属表面。附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均压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该均压环由安装部件3、 包覆绝缘层的环状均压体及连接件构成,其中环状均压体1由附着于环状绝缘层内壁的膜状金属层构成,其中绝缘层由两种不同的绝缘材料制成,内层绝缘层A7. 1可以使用硬质的 工程塑料制成,便于金属层的附着及提供环状均压体的机械强度,外层绝缘层B7. 2可以使 用较软质的橡胶制成,便于提高绝缘层的耐老化性能;连接件由绝缘连接套9和金属连接 杆8构成,绝缘连接套是环状绝缘层中绝缘层A上延伸而出且与之相连通的对称凸起套管, 该绝缘连接套9的内壁同样附着有膜状金属层5并与构成环状均压体1的膜状金属层相电 连接,金属连接杆8与绝缘连接套9间具有高强度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在一个连接杆上焊接 有一个招弧角6。附图4和附图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均压环的结构示意图,该均压环由安装部 件3、包覆绝缘层的环状均压体及连接件2构成,其中环状均压体由附着于环状的绝缘层内 壁的膜状金属层构成,伸入并固定于环状均压体绝缘层内7的连接件2与该膜状金属层构 成的环状均压体相电连接,连接件2的金属外表面同样包覆有绝缘层7,在一个安装部件上 连接有一个招弧角6,在包覆环状均压体绝缘层7的下表面具有多个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防 鸟尖刺10。上述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均压环、第三种均压环的环状均压体为薄膜状或金属 网状形式,也可以使用金属导电性橡胶或塑料来制成,所以制成的产品的重量轻,极大地节 约了金属材料,有利于大型工件的制造和使用,适合大批量生产。上述各实施例及所有权利要求项,特别是权利要求项4、5中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均压 环的环状均压体的材质除现使用的铝质、钢质外,还包括铜质、银质等一切可使用的材质; 环状均压体的样式包括现有的所有样式如封闭环状、开口环状、对接环状、跑道式、大小环 等;环状均压体的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均压环,由环状均压体、连接件和安装部件相连接构成,其特征是:环状均压体的金属表面包覆有绝缘层;与环状均压体相连接的连接件的部分或全部的金属表面包覆有绝缘层,其绝缘层从环状均压体表面包覆的绝缘层开始向连接件延伸包覆连接件的金属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张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