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差分对的可插入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09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插入连接器(200),包括外壳(202),该外壳具有内表面(214),该内表面限定外壳空腔(210)。该外壳空腔(210)沿着中心轴(290)延伸到外壳空腔(210)的开口。该开口的尺寸和形状与沿着中心轴(290)移动的配合连接器配合。连接器(200)还包括插头插件(250),其位于外壳空腔(210)内。该插头插件(250)沿着中心轴(290)延伸并且在其中形成与中心轴(290)平行延伸的接触空腔(224)。插头插件(250)具有外表面(251),其与外壳(202)的内表面(214)间隔开为间隔(252)。连接器(200)还包括差分对。每个差分对包括两个配合触点,该两个配合触点沿着差分对的接触面且在相应接触空腔(224)内彼此平行延伸。至少两个相邻差分对的接触面相互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高速传输的可插入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用于将通信电缆插入到电力系统中的电连接器可包括外壳,该外壳容纳形成差分 对的多个导体。该差分对配置成当该可插入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相接合时,与电力系统中 的配合连接器(例如端口)的相应差分对相连接。然而,目前使用的可插入连接器由于差 分对之间存在不希望的电磁耦合而存在某些限制。例如,M系列可插入连接器的运行速度被 限定到低于1G/秒的传输速率。如果目前的M系列可插入连接器的运行速度高于1G/秒, 那么差分对之间的不希望的电磁耦合将对信号的完整性和连接器性能有所损害。例如,近 端串扰(NEXT)、远端串扰和/或回程损耗的增加都可能使得连接器不能满足工业需求。另 外,还有必要改善这些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因此,需要一种配置成可减少电磁耦合的负面影响的可插入连接器。还需要一种 能够在较高速度下进行操作和/或获取希望的性能的可插入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可插入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限定了外壳空腔的 内表面。所述外壳空腔包括其中的基底,并且该空腔沿着中心轴从基底延伸到该外壳空腔 开口。所述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插入连接器(200),包括:外壳(202),该外壳具有内表面(214),该内表面限定外壳空腔(210),该外壳空腔中包括其中的基底,该外壳空腔(210)沿着中心轴(290)从基底向外壳空腔(210)的开口延伸,该外壳空腔被做成一定尺寸和形状以与沿着所述中心轴(290)移动的配合连接器(100)相配合;插头插件(250,300),该插头插件位于所述外壳空腔(210)内,该插头插件(250,300)从所述基底沿着中心轴(290)延伸并且在其中形成与所述中心轴(290)平行延伸的接触空腔(224),所述插头插件(250,300)具有外表面(251),该外表面与所述外壳(202)的内表面(21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P埃芬格三世梅加尚哈格布赖恩威廉斯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