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6089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4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包括车体,车体底部设有水浸传感器,车体下部前、后、左、右侧均设有气囊,气囊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气口处设有单向阀,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车体后部的空压机的排气口连接,出气口处设有手动阀,车体底部还设有升降机构;车体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车体后方设有收卷机构,收卷机构包括收卷盘,收卷盘由伺服电机驱动其转动,收卷盘上绕设有链条,链条的自由端设有锚爪;水浸传感器、空压机、升降机构以及伺服电机均与设置在车体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汽车防泡水系统,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实用,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避免汽车在停放时发生泡水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防泡水,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


技术介绍

1、夏季多发雷雨,经常出现短时间的局部暴雨,造成城市内涝积水,很多在停车场或道路停放的汽车被水浸泡容易被水泡,导致车辆因受到水泡而损坏严重,车辆严重贬值,车主经济损失严重,车辆留下安全隐患。

2、目前市场上汽车防泡水的保护产品较少,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采用塑料膜制作的袋子对汽车进行包裹的形式,但此方式需要多人协同操作才能把车开进袋子里面,不仅操作难度大,而且水较深时车辆容易浮起飘走。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案来解决车辆泡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设有水浸传感器,车体下部前、后、左、右侧均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单向阀,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车体后部的空压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手动阀,车体底部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车体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车体后方设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盘,所述收卷盘由伺服电机驱动其转动,收卷盘上绕设有链条,所述链条的自由端设有锚爪;所述水浸传感器、空压机、升降机构以及伺服电机均与设置在车体内部的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3、基于上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底部的一对支撑架一,一对所述支撑架一之间平行设有两根导杆一,所述导杆一上滑动设有一对滑动架一,一对支撑架一上均转动设有一根丝杆,两根所述丝杆分别与一对滑动架一贯穿螺接,所述车体底部设有驱动两根丝杆转动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升降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对支撑架二,两个所述支撑架二之间设有两根导杆二,所述导杆二上滑动设有一对滑动架二,升降机构还包括铰接连接的板架一、板架二,所述板架一、板架二的两端分别与斜对应的滑动架一、滑动架二铰接连接。

4、基于上述,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一上设有针对滑动架一的接触开关一;所述底板上设有一对用来对所述支撑架二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块,其中一个限位块上设有针对滑动架二的接触开关二;所述接触开关一、接触开关二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5、基于上述,所述车体顶部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声光报警器。

6、基于上述,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

7、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8、本技术提供的汽车防泡水系统,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实用,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避免汽车在停放时发生泡水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水浸传感器(3),车体(1)下部前、后、左、右侧均设有气囊(2),所述气囊(2)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单向阀,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车体(1)后部的空压机(4)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手动阀,车体(1)底部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21),车体(1)后方设有收卷机构(5),所述收卷机构(5)包括收卷盘,所述收卷盘由伺服电机驱动其转动,收卷盘上绕设有链条(6),所述链条(6)的自由端设有锚爪(7);所述水浸传感器(3)、空压机(4)、升降机构以及伺服电机均与设置在车体(1)内部的控制模块(2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1)底部的一对支撑架一(9),一对所述支撑架一(9)之间平行设有两根导杆一(12),所述导杆一(12)上滑动设有一对滑动架一(13),一对支撑架一(9)上均转动设有一根丝杆(11),两根所述丝杆(11)分别与一对滑动架一(13)贯穿螺接,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驱动两根丝杆(11)转动的双轴电机(10),所述双轴电机(10)与所述控制模块(24)电性连接,升降机构还包括底板(14),所述底板(14)上设有一对支撑架二(15),两个所述支撑架二(15)之间设有两根导杆二(16),所述导杆二(16)上滑动设有一对滑动架二(18),升降机构还包括铰接连接的板架一(22)、板架二(23),所述板架一(22)、板架二(23)的两端分别与斜对应的滑动架一(13)、滑动架二(18)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一(9)上设有针对滑动架一(13)的接触开关一(19);所述底板(14)上设有一对用来对所述支撑架二(15)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块(17),其中一个限位块(17)上设有针对滑动架二(18)的接触开关二(20);所述接触开关一(19)、接触开关二(20)均与所述控制模块(24)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部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24)电性连接的声光报警器(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4)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25)无线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水浸传感器(3),车体(1)下部前、后、左、右侧均设有气囊(2),所述气囊(2)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单向阀,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车体(1)后部的空压机(4)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手动阀,车体(1)底部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21),车体(1)后方设有收卷机构(5),所述收卷机构(5)包括收卷盘,所述收卷盘由伺服电机驱动其转动,收卷盘上绕设有链条(6),所述链条(6)的自由端设有锚爪(7);所述水浸传感器(3)、空压机(4)、升降机构以及伺服电机均与设置在车体(1)内部的控制模块(2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1)底部的一对支撑架一(9),一对所述支撑架一(9)之间平行设有两根导杆一(12),所述导杆一(12)上滑动设有一对滑动架一(13),一对支撑架一(9)上均转动设有一根丝杆(11),两根所述丝杆(11)分别与一对滑动架一(13)贯穿螺接,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驱动两根丝杆(11)转动的双轴电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彬张程程屈杨王贺刘会会师素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交通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