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03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4
本技术涉及模座结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包括模座主体,所述模座主体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隐藏槽,且隐藏槽的内部设有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的外壁等距胶接有若干个橡胶条,所述模座主体的两侧外部均设有第一气缸;该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通过第一气缸和支杆可以推动固定夹板对轮胎模具型腔的外壁进行夹持,进而实现固定功能,由于第一气缸可以调节支杆和固定夹板的位置,使得固定夹板可以夹持不同尺寸的轮胎模具型腔,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橡胶条可以增加固定夹板与轮胎模具型腔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橡胶条具有一定的缓震作用,有利于保障轮胎模具型腔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座结构,具体的,涉及一种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


技术介绍

1、模座是挤出用机头中承托型芯和口模的部件,在模具型腔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模座结构对模具型腔进行固定。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板件成型设备的上模座结构,公开号为cn210358896u,文中提出“包括上模座箱体结构及两个滑轨结构;两个所述滑轨结构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上模座箱体结构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滑轨结构均与所述上模座箱体结构连接;所述滑轨结构包括侧滑轨及固定导轨,所述侧滑轨内侧与所述上模座箱体结构固接,所述侧滑轨外侧与所述固定导轨直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导轨外侧设有锁紧机构。”,但现有技术中的模座结构,由于结构固定,无法供不同大小的轮胎模具型腔使用,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果,因此,设计一种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固定,无法供不同大小的轮胎模具型腔使用,降低了设备使用效果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主体(1),所述模座主体(1)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隐藏槽(2),且隐藏槽(2)的内部设有固定夹板(3),所述固定夹板(3)的外壁等距胶接有若干个橡胶条(4),所述模座主体(1)的两侧外部均设有第一气缸(5),且第一气缸(5)的输出端插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远离第一气缸(5)的一端穿过模座主体(1)与固定夹板(3)的外壁焊接固定,所述模座主体(1)的顶部两侧均铰接有限位环(7),且限位环(7)的外壁中央开设有安装口(8),所述安装口(8)的内部插接有压板(9),一个所述限位环(7)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10),另一个所述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主体(1),所述模座主体(1)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隐藏槽(2),且隐藏槽(2)的内部设有固定夹板(3),所述固定夹板(3)的外壁等距胶接有若干个橡胶条(4),所述模座主体(1)的两侧外部均设有第一气缸(5),且第一气缸(5)的输出端插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远离第一气缸(5)的一端穿过模座主体(1)与固定夹板(3)的外壁焊接固定,所述模座主体(1)的顶部两侧均铰接有限位环(7),且限位环(7)的外壁中央开设有安装口(8),所述安装口(8)的内部插接有压板(9),一个所述限位环(7)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10),另一个所述限位环(7)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块(11),且两个连接块(11)分别卡接安装于两个连接槽(10)的内部,所述连接块(1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12),且螺杆(12)的底部一端穿过连接槽(10)与模座主体(1)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主体(1)是由第一模座(101)和第二模座(102)组成,且第二模座(102)位于第一模座(101)的顶部,所述第一模座(101)和第二模座(102)的大小形状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101)的顶部四周均开设有升降槽(16),且升降槽(16)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杆(17),所述第二模座(102)的底部端面四周均焊接有连接柱(18),且升降杆(17)的顶部一端与连接柱(18)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轮胎模具型腔的模座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亚平裴升明王彬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力创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