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87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单元,包括充电桩本体和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的线缆,用于对汽车进行充电;集线单元,包括用于对线缆进行聚集的集线组件和设于所述集线组件外侧用于对线缆进行容纳的存储组件。通过将线缆前端的充电头放入到放置架内,然后通过推拉环推动容纳框移动,容纳框带动导杆沿着限位槽移动,使得容纳框完全进入第一容纳槽内,此过程,在预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预紧弹簧通过限位块带动线缆沿着沿着导筒向下移动,使得随着容纳框进入第一容纳槽过程预留下的线缆也能够进入收线区内,从而避免了线缆在充电桩使用结束后散落在地面,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具体为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不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区开始配置有充电桩,充电桩一般通过线缆连接有充电枪,常见的充电桩预留在外的充电线长度有5米,每当汽车充电结束后,使用者将带有线缆的充电枪放置在充电桩本体上;

2、然而,这种直接将充电枪放置在充电桩本体上会导致充电桩外部预留的线会出现充电桩外部的电路出现杂乱,且较长的线缆易散落到地面上,易被汽车压到,导致线缆表面的绝缘层出现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充电桩使用结束后,线缆直接散落在外导致整体杂乱,且易被车辆压到,造成线缆的绝缘层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充电桩,包括:

4、充电单元,包括充电桩本体和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的线缆,用于对汽车进行充电;

5、集线单元,包括用于对线缆进行聚集的集线组件和设于所述集线组件外侧用于对线缆进行容纳的存储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

7、第一容纳槽,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的一侧,用于对存储组件进行容纳;

8、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两侧,用于对存储组件进行限位。

9、进一步的,所述存储组件包括:

10、导杆,滑动插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11、容纳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杆一侧,其内部设有用于对线缆进行容纳的收线区;

12、推拉环,连接在所述容纳框一侧,用于沿着第一容纳槽对容纳框进行推拉工作。

13、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框内部且位于所述收线区的开口底部连接有挡板,用于对散落在容纳框底部的线缆与收线区外部进行间隔。

14、进一步的,所述集线组件包括预紧机构和位于所述预紧机构一侧的绕线机构;

15、所述预紧机构包括:

16、导筒,连接在所述容纳框内部一侧;

17、限位块,上下滑动插接在所述导筒内,用于将处于导筒内的线缆进行限位,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线缆外侧;

18、预紧弹簧,套设在所述线缆外侧且位于所述限位块上端,用于配合导筒将线缆进行预紧。

19、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

20、绕线架,连接在所述容纳框一侧,用于将收线区内的线缆进行缠绕;

21、限位杆,连接在所述绕线架外侧,用于对绕线架外侧的线缆进行限位。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3、本技术通过将线缆前端的充电头放入到放置架内,然后通过推拉环推动容纳框移动,容纳框带动导杆沿着限位槽移动,使得容纳框完全进入第一容纳槽内,此过程,在预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预紧弹簧通过限位块带动线缆沿着导筒向下移动,使得随着容纳框进入第一容纳槽过程预留下的线缆也能够进入收线区内,从而避免了线缆在充电桩使用结束后散落在地面,使用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辰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