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抛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72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抛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机器人抛载装置,包括:船体,用于起到主体支撑的作用;救援打捞机构,位于船体的内部;水箱,位于船体的内部;净水机构,位于水箱的内部;所述救援打捞机构包括船体内部固定设置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有益效果在于:双轴电机带动转把反向转动,然后支撑块反向滑动之后竖杆升高,升高之后两个夹盘松开将救生圈放下到水中,然后溺水者可以使用救生圈,同时双轴电机转动的时候也会带动第一皮带辊转动,然后通过皮带使第二皮带辊与收卷盘转动,收卷盘转动的时候将牵引绳松开然后使吸铁石下降到水中,有利于通过吸铁石对沉船上的铁质物质吸附实现打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抛载装置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机器,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本文的机器人外观为船形。

2、由于意外有些人可能在水边的时候会溺水,现有的机器人无法将救生圈抛给溺水人员,并且现有的机器人无法对沉船上的铁质金属物品打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意外有些人可能在水边的时候会溺水,现有的机器人无法将救生圈抛给溺水人员,并且现有的机器人无法对沉船上的铁质金属物品打捞的缺点,进而提出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抛载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下机器人抛载装置,包括:

4、船体,用于起到主体支撑的作用;

5、救援打捞机构,位于船体的内部;

6、水箱,位于船体的内部;

7、净水机构,位于水箱的内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抛载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构包括水箱(2)外部固定安装的正反电机(21),所述船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抽水泵(22),所述水箱(2)的内部水平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推板(23),两个所述第一推板(2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矩形板(24),所述正反电机(21)的输出端位于水箱(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5),所述螺纹杆(25)贯穿矩形板(24)并与矩形板(24)转动连接,所述水箱(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26),所述矩形板(2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竖杆(27),所述第二竖杆(27)的外部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抛载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构包括水箱(2)外部固定安装的正反电机(21),所述船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抽水泵(22),所述水箱(2)的内部水平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推板(23),两个所述第一推板(2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矩形板(24),所述正反电机(21)的输出端位于水箱(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5),所述螺纹杆(25)贯穿矩形板(24)并与矩形板(24)转动连接,所述水箱(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26),所述矩形板(2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竖杆(27),所述第二竖杆(2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8),所述滑块(2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29),所述支撑杆(2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杆(30),所述第二连杆(29)的底部与圆杆(30)固定连接,所述圆杆(30)的外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凸轮(31)与第二凸轮(32),所述水箱(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33),所述固定杆(33)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34)与第二转杆(35),所述水箱(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6),所述第二支撑板(36)的内部垂直滑动连接有第三竖杆(37),所述第三竖杆(37)的底部与第一转杆(34)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竖杆(3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垂板(38),所述第二支撑板(36)的后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弯杆(39),所述第二弯杆(3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竖杆(40),所述第四竖杆(40)的底部与第二转杆(35)转动连接,所述垂板(38)的后表面固定设置有横轨(57),并且所述横轨(5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齿条(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佳琪陈钦李健王海舰张存吉李明枫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