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49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0
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包括夹持工作台,所述夹持工作台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夹持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橡胶吸盘,所述第二滑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表面滑动设置有两组夹持杆,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滑块在夹持工作台的表面水平滑动,再利用电动推杆的推动作用,能够将光学元件移动至夹持组件的正下方,再通过橡胶吸盘的吸附作用,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光学元件掉落,在防止移动过程中光学元件掉落的同时又达到了对光学元件精准夹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学元件夹具,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


技术介绍

1、光学系统配套的夹具要对其上装夹的光学元件的被检测面进行定位,除此之外,由于光学元件的口径以及厚度往往存在多种尺寸规格,夹具还需要能够适应光学元件尺寸规格的变化。对于光学检测仪器及设备,还要求夹具的操作和使用简单、便捷,因此夹具的设计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

2、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1399228.x,申请日:2020-07-15,公开了一种一种用于大口径光学元件缺陷检测的子母夹具组合机构,包括有母夹具和子夹具。本技术的子夹具可以依据光学元件的口径尺寸进行定制设计,且适用于多种厚度尺寸的光学元件的装夹,子夹具装夹大口径光学元件的过程中可以自动进行压紧光学元件,并实现圆周定位,操作较为方便;本申请对大口径光学元件装夹完成后,子夹具定位板四个弧形板的内端面与母夹具定位板的内端面紧密接触,其接触的贴合度仅受子夹具弧形板内端面和母夹具定位板内端面平面度的机械加工精度影响,机械加工方法更易于实现;本申请对大口径光学元件装夹完成后,大口径光学元件被稳定装配于子母夹紧组合机构上,保证了光学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

3、但该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虽然该装置对大口径光学元件装夹完成后,子夹具定位板四个弧形板的内端面与母夹具定位板的内端面紧密接触,其接触的贴合度仅受子夹具弧形板内端面和母夹具定位板内端面平面度的机械加工精度影响,机械加工方法更易于实现,但该装置无法夹持多种规格的光学零件,限制了所夹持的光学零件。


<b>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包括夹持工作台,所述夹持工作台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夹持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橡胶吸盘;

2、所述夹持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工作板,所述夹持工作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夹持工作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滑槽的中轴线与夹持工作板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表面滑动设置有两组夹持杆,两组所述夹持杆呈半圆柱设置,且两组所述夹持杆的相对侧壁上均贴合设置有防滑贴。

3、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支腿,若干组所述固定支腿以夹持工作台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矩形阵列设置,且若干组所述固定支腿均位于夹持工作台的拐角处。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的中轴线与夹持工作台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表面滑动贴合设置,所述橡胶吸盘以电动推杆的中轴线为中心垂直运动。

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工作板的中轴线与夹持工作台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夹持工作板位于夹持工作台的边缘处。

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组件外壳;所述夹持组件外壳的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夹持组件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螺纹杆,两组所述第三螺纹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块。

8、进一步的,两组所述第三螺纹杆以第一连接块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第三螺纹杆以第一连接块的中轴线为中心相向运动,两组所述第三螺纹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三滑块,两组所述第三滑块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外壳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螺纹杆的端部传动连接。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滑块在夹持工作台的表面水平滑动,再利用电动推杆的推动作用,能够将光学元件移动至夹持组件的正下方,便于夹持杆对光学元件进行夹持,再通过橡胶吸盘的吸附作用,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光学元件掉落,在防止移动过程中光学元件掉落的同时又达到了对光学元件精准夹持的效果。

12、2、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夹持组件在第二滑槽的表面垂直移动,能够对处于夹持组件正下方的光学元件进行进一步的夹持,通过夹持组件在夹持工作板上移动,便于对各种规格的光学元件进行夹持,在提高夹持精准度的同时又达到了对各种规格的光学元件夹持的效果。

13、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包括夹持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作台(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夹持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6),所述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橡胶吸盘(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支腿(2),若干组所述固定支腿(2)以夹持工作台(1)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矩形阵列设置,且若干组所述固定支腿(2)均位于夹持工作台(1)的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4)的中轴线与夹持工作台(1)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5)在第一滑槽(4)的表面滑动贴合设置,所述橡胶吸盘(7)以电动推杆(6)的中轴线为中心垂直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作板(8)的中轴线与夹持工作台(1)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夹持工作板(8)位于夹持工作台(1)的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2)包括夹持组件外壳(121);所述夹持组件外壳(121)的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122),所述夹持组件外壳(12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螺纹杆(124),两组所述第三螺纹杆(12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三螺纹杆(124)以第一连接块(123)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第三螺纹杆(124)以第一连接块(123)的中轴线为中心相向运动,两组所述第三螺纹杆(124)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三滑块(125),两组所述第三滑块(125)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外壳(12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电机(127),所述第三电机(127)的输出端与第三螺纹杆(124)的端部传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包括夹持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作台(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夹持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6),所述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橡胶吸盘(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支腿(2),若干组所述固定支腿(2)以夹持工作台(1)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矩形阵列设置,且若干组所述固定支腿(2)均位于夹持工作台(1)的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4)的中轴线与夹持工作台(1)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5)在第一滑槽(4)的表面滑动贴合设置,所述橡胶吸盘(7)以电动推杆(6)的中轴线为中心垂直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廷辉谢强雷茸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同力精密光电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