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马达、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43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29
本申请涉及一种驱动马达、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包括:基座,基座限定出容纳腔;载体,载体可转动地设于基座内,载体的高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载体限定出进光孔;叶片组,叶片组可转动地设于基座的靠近进光孔的一侧,叶片组的第一端与基座连接,叶片组的第二端与载体连接;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可移动地夹设于载体和基座之间,叶片组和多个滚珠分别位于载体的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磁力组,磁力组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磁力件和第二磁力件,第一磁力件设于基座上,第二磁力件设于载体上,第一磁力件和第二磁力件彼此靠近的一端相斥。根据本技术的驱动马达,提升驱动马达的光轴稳定性和可变光圈的光轴精度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摄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驱动马达、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随着电子设备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逐渐趋于多样化和智能化,其中拍摄功能已经成为电子设备的必备功能之一。由于摄像模组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中的安装空间有限,通常设置结构简单的固定光圈装置,但其光圈面积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更无法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因此,随之市场的发展,更需要可变光圈装置拍摄成像的手机以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如在远焦拍摄时,使用大光圈提升进光量和散景效果,在近焦拍摄时,切换为小光圈来提升近焦拍摄的解析力。而现有的可变光圈驱动装置存在部品多、组装复杂、光轴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可变光圈同时光轴稳定性好的驱动马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马达,以实现可自动改变光圈的同时光轴稳定性好。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驱动马达,包括:

3、基座,所述基座限定出容纳腔;

4、载体,所述载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内,所述载体的高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载体限定出进光孔;

5、叶片组,所述叶片组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的靠近所述进光孔的一侧,所述叶片组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叶片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载体连接;

6、多个滚珠,多个所述滚珠可移动地夹设于所述载体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叶片组和所述多个滚珠分别位于所述载体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

>7、磁力组,所述磁力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磁力件和第二磁力件,所述第一磁力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磁力件设于所述载体上,所述第一磁力件和所述第二磁力件彼此靠近的一端相斥。

8、根据本技术的驱动马达,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磁力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所述载体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磁力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所述基座和所述载体共同限定出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

9、根据本技术的驱动马达,所述磁力组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所述至少两组的所述磁力组沿所述基座的周向设置。

10、根据本技术的驱动马达,所述第一磁力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磁力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可重合,所述滚珠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磁力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间隔,且二者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大于零。

11、可选地,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磁力件的宽度为l,所述滚珠的半径为r,其中,第一距离d满足:d≥(l+r)/2,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

12、可选地,在所述基座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磁力件和所述第二磁力件位于所述滚珠的靠近所述基座的中心对称轴线的一侧;或所述磁力组和所述滚珠对应设置。

13、根据本技术的驱动马达,包括:

14、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载体的周向侧壁上;

15、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相对设置以相互磁感应来驱动所述载体转动,所述第一驱动部为多个,所述第二驱动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驱动部和多个所述第二驱动部对应。

16、可选地,驱动马达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沿所述基座的周向设置,且所述电控组件位于所述基座的背离所述第一驱动部的一侧,所述基座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沿所述基座的侧壁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座的侧壁,所述第二驱动部设于所述避让槽中,所述第二驱动部被配置为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线圈的靠近所述电控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

17、根据本技术的驱动马达,所述基座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基体部和第二基体部,所述第一基体部与所述叶片组连接,所述第二基体部与所述滚珠抵接。

18、可选地,所述第二基体部上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载体上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滚珠的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中,所述滚珠的部分设于所述第四限位槽中。

19、可选地,所述第四限位槽的两端设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被配置为可与所述滚珠部分贴合的弧面。

20、根据本技术的驱动马达,所述基座的顶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沿所述基座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凸台和所述基座的顶壁共同限定出容置槽,所述叶片组在所述容置槽中转动;和/或

21、所述叶片组包括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上设有装配孔和第一滑移槽,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导柱,所述载体上设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穿设于所述装配孔中,所述第二导柱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滑移槽中。

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上述的驱动马达。

23、第三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装置。

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5、叶片组的第一端与基座连接,叶片组的第二端与载体连接,在载体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叶片组转动,从而能够改变叶片组的开口直径,当驱动马达应用于摄像装置中时,可以改变摄像装置的光圈,而在这个过程中,驱动马达通过第一磁力件和第二磁力件之间产生排斥力,在载体转动的过程中,排斥力可使载体始终动态抵于滚珠和基座上,提升驱动马达的光轴稳定性和可变光圈的光轴精度性,同时降低结构侧向姿势差的可能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3),所述第一磁力件(51)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3)中,所述载体(20)上设有第二限位槽(21),所述第二磁力件(52)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1)中,所述基座(10)和所述载体(20)共同限定出避空槽(22),所述避空槽(22)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13)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组(50)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所述至少两组的所述磁力组(50)沿所述基座(10)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力件(51)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磁力件(52)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可重合,所述滚珠(40)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磁力件(51)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间隔,且二者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大于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磁力件(51)的宽度为L,所述滚珠(40)的半径为r,其中,第一距离D满足:D≥(L+r)/2,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10)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磁力件(51)和所述第二磁力件(52)位于所述滚珠(40)的靠近所述基座(10)的中心对称轴线的一侧;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基体部(101)和第二基体部(102),所述第一基体部(101)与所述叶片组(30)连接,所述第二基体部(102)与所述滚珠(40)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部(102)上设有第三限位槽(14),所述载体(20)上设有第四限位槽(23),所述滚珠(40)的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14)中,所述滚珠(40)的部分设于所述第四限位槽(23)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槽(23)的两端设有抵接面(231),所述抵接面(231)被配置为可与所述滚珠(40)部分贴合的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的顶端设有凸台(15),所述凸台(15)沿所述基座(10)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凸台(15)和所述基座(10)的顶壁共同限定出容置槽(151),所述叶片组(30)在所述容置槽(151)中转动;和/或

13.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驱动马达。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3),所述第一磁力件(51)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3)中,所述载体(20)上设有第二限位槽(21),所述第二磁力件(52)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1)中,所述基座(10)和所述载体(20)共同限定出避空槽(22),所述避空槽(22)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13)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组(50)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所述至少两组的所述磁力组(50)沿所述基座(10)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力件(51)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磁力件(52)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可重合,所述滚珠(40)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磁力件(51)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间隔,且二者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大于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磁力件(51)的宽度为l,所述滚珠(40)的半径为r,其中,第一距离d满足:d≥(l+r)/2,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10)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磁力件(51)和所述第二磁力件(52)位于所述滚珠(4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杰张宗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