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太阳能和热泵的双蓄式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522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热泵的双蓄式热水系统,包括集热子系统、热泵子系统、蓄热子系统和供热子系统。所述集热子系统包括PVT组件和蓄电池;所述热泵子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所述蓄热子系统包括相变蓄热箱和变容积蓄热水箱;所述供热子系统包括用户端、供水管路、回水管路及补水管路,所述PVT组件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两者分别吸收太阳能和冷剂冷凝放出的热量,各自对水加热,且所述PVT产生的电量驱动所述压缩机运转;所述变容积蓄热水箱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可以切换出水口实现变容积且其连接用户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能够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系统整体蓄热能力,能迅速满足用户热水供应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热泵循环的双蓄式热水系统,属于太阳能应用。


技术介绍

1、中国西北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利用太阳能代替常规能源是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径。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其辐射照度受天气状况影响,表现为负荷需求不协同性与不稳定性。

2、热泵循环采用少量的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行,高压的液态工质经过膨胀阀后在蒸发器内蒸发为气态,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能;气态的工质被压缩机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液态,然后进入冷凝器放热而把水加热。

3、双蓄热热水系统是指既有显热蓄热的蓄热水箱又有潜热蓄热的相变蓄热箱的热水系统。现有技术中的双蓄热热水系统以单一太阳能为热源,由于太阳能受天气状况影响,仍存在蓄热和供热不稳定等问题;另外在用户侧有热水需求时,尤其是在太阳强度较弱,相变蓄热箱为蓄热水箱供热的情况下或仅有大体积蓄热水箱蓄热的情况下,仍存在无法快速响应用户热水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双蓄热热水系统,如何提高热水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热泵的双蓄式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热泵的双蓄式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子系统依次由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构成环路;所述冷凝器的冷剂出口依次与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的冷剂进口相连接;所述PVT组件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进水端;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一三通阀分别连接蓄热子系统的相变蓄热箱、变容积蓄热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热泵的双蓄式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子系统的相变蓄热箱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二三通阀、第一水泵与所述集热子系统的PVT组件的进水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热泵的双蓄式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热泵的双蓄式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子系统依次由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构成环路;所述冷凝器的冷剂出口依次与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的冷剂进口相连接;所述pvt组件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进水端;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一三通阀分别连接蓄热子系统的相变蓄热箱、变容积蓄热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热泵的双蓄式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子系统的相变蓄热箱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二三通阀、第一水泵与所述集热子系统的pvt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变容积蓄热水箱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三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水泵与所述集热子系统的pvt组件的进水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热泵的双蓄式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积蓄热水箱的进水端与所述相变蓄热箱的进水端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所述变容积蓄热水箱的出水端与所述相变蓄热箱的出水端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三阀门及第四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管路和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热泵的双蓄式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积蓄热水箱的进水口仅位于水箱上部,变容积蓄热水箱的出水口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通过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亮梁伟李祖强吴金雨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