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防撞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156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防撞柱,包括有防撞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柱本体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空腔一和空腔二,所述空腔一中设置有警示柱,且警示柱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警示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警示反光贴,所述空腔一内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一,所述防撞柱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二。本技术安装有清洁结构,设置在防撞柱本体顶部的第二硅胶圈,会在警示柱升降的同时,对警示反光贴进行刮拭清洁,擦除警示反光贴上粘附的灰尘杂质,避免了灰尘杂质覆盖防撞柱警示反光贴,导致车主不能很好地接收到防撞柱的警示提醒,从而发生剐蹭或撞击等交通事故,故通过清洁结构大大提高了防撞柱的警示提醒效果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撞柱,具体为一种公路防撞柱


技术介绍

1、公路防撞柱又名防护柱、防护桩、警示桩,属于交通安全设备,分为固定式防护桩与活动式防护桩,常贴黄黑或红白反光膜,或者喷漆,底部采用镙丝或钢钉固定。适用于道路出入口,高速公路养护,酒店、小区、体育场所、危险地区和道路施工地段,以起到提醒和保护车辆及路人安全的作用,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6021842u,一种夜光交通防撞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和pe树脂管,所述的pe树脂管插入柱体内,并且所述的柱体表面喷涂有反射层涂料,所述的柱体头部安装有反光片。本技术以低碳、环保、节能为出发点,采用层叠喷涂方式,延长交通柱的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反射层的可视度。此外柱体的可回弹性也降低了驱车或人前行时,意外撞上对汽车或人的惯性缓冲力,进而减少了部分意外损伤。

2、综上所述,该夜光交通防撞柱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防撞柱长期使用后,防撞柱的反光层表面会长期的沾附灰尘,无专人定期维护清理的条件下,防撞柱反光层会被灰土层覆盖,进而无法很好地起到警示作用,在光源不充足的情况下,缺少安全提醒设置,存在车主在光线条件差的情况下看不清公路防撞柱的警示提醒,从而发生车辆剐蹭或撞上公路防撞柱的安全隐患,对车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

3、因此,本技术设计一种公路防撞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防撞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防撞柱,包括有防撞柱本体,其特征在于:

3、所述防撞柱本体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空腔一和空腔二,所述空腔一中设置有警示柱,且警示柱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警示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警示反光贴,所述空腔一内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一,所述防撞柱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二;

4、所述防撞柱本体的内侧壁中设置有清洁结构,且清洁结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限位块与防撞柱本体相固定,所述丝杆的底端设置有马达,且马达的输出端贯穿限位块与丝杆相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通过丝母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块贯穿条形孔一与方形孔相接触,所述防撞柱本体的外侧壁上套设有第一硅胶圈,且第一硅胶圈贯穿条形孔二与滑块相连接,所述防撞柱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硅胶圈;

5、所述空腔二的内部设置有地桩结构。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警示反光贴用于警示提醒车主与防撞柱保持安全距离,设置条形孔一对第一硅胶圈上下升降进行导向,设置条形空二对滑块进行导向,设置马达与丝杆可带动螺纹连接的滑块进行升降位移,设置限位块对滑块进行位移限制,设置滑块与方形孔相接触可带动警示柱上下升降,设置第二硅胶圈可在警示柱升降时,对警示柱表面进行刮拭清洁。

7、优选的,所述空腔二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地桩结构包括桩柱,且桩柱贯穿圆形孔,所述空腔二的两侧开设有侧板槽,且侧板槽内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尖刺,所述桩柱通过连杆与侧板相连接,所述连杆分别与桩柱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桩柱的上方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导向杆通过伸缩杆与侧板相连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桩柱将按压防撞柱本体的作用力转化为对等的阻力,通过连杆将阻力传导给侧板,以及导向杆的水平横向导向作用下,使侧板产生张力,并通过张力使侧板上的尖刺刺入土层,进而使防撞柱与土层紧密连接在一起,提高防撞柱的牢固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防撞柱本体上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太阳能板,且太阳能板的内径与防撞柱本体的外径相对应。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马达运转提供电力支持。

11、优选的,所述空腔一的底部设置有小型蓄电池,且小型蓄电池的两端分别通过电线与太阳能板和马达相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小型蓄电池将太阳能板转化的电能进行储存,用于马达的供电。

13、优选的,所述防撞柱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螺栓。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块方便更好的固定防撞柱本体,提高防撞柱的牢固性与防撞效果。

15、优选的,所述第一硅胶圈的内径与太阳能板的外径相对应,所述第二硅胶圈的内径与警示柱的外径相对应。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外径尺寸相对应的第一硅胶圈与太阳能板、第二硅胶圈与警示柱,方便硅胶圈更好的刮拭清洁太阳能板与警示柱表面的灰尘杂质。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公路防撞柱,

18、(1)设置有清洁结构,通过电机转动带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与丝杆螺纹连接的滑块纵向上下位移,滑块与警示柱底部的方形孔相接触,进而带动警示柱上下升降,与滑块相连接的第一硅胶圈同步升降,并对太阳能板进行刮拭清洁,擦除太阳能板表面粘附的灰尘杂质,减少了灰尘落在太阳能板的表面影响太阳能板吸收光能的情况,提升了太阳能板的使用效果,设置在防撞柱本体顶部的第二硅胶圈,会在警示柱升降的同时,对警示反光贴进行刮拭清洁,擦除警示反光贴上粘附的灰尘杂质,避免了灰尘杂质覆盖防撞柱警示反光贴,导致车主不能很好地接收到防撞柱的警示提醒,从而发生剐蹭或撞击等交通事故,故通过清洁结构大大提高了防撞柱的警示提醒效果与安全性。

19、(2)设置有地桩结构,通过按压防撞柱本体,桩柱率先接触坑洞底部,且随着按压力度越大,桩柱受阻越大,并纵向向上顶起,桩柱两侧转动连接的连杆受力,并传导至侧板,侧板在导向杆与伸缩杆的水平横向导向作用下,产生远离防撞柱中轴线方向的张力,进而使侧板上的尖刺通过侧板槽外张刺入土层,使防撞柱与土层紧密连接,进而提高防撞柱本身的牢固性,避免防撞柱受到碰撞后发生倾斜与松动,影响警示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防撞柱,包括有防撞柱本体(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二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地桩结构(5)包括桩柱(501),且桩柱(501)贯穿圆形孔,所述空腔二的两侧开设有侧板槽,且侧板槽内均设置有侧板(502),所述侧板(502)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尖刺(503),所述桩柱(501)通过连杆(504)与侧板(502)相连接,所述连杆(504)分别与桩柱(501)和侧板(502)转动连接,所述桩柱(501)的上方设置有导向杆(505),且导向杆(505)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导向杆(505)通过伸缩杆与侧板(50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柱本体(1)上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太阳能板(6),且太阳能板(6)的内径与防撞柱本体(1)的外径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一的底部设置有小型蓄电池(7),且小型蓄电池(7)的两端分别通过电线与太阳能板(6)和马达(40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柱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固定块(8),且固定块(8)的内部设置有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圈(405)的内径与太阳能板(6)的外径相对应,所述第二硅胶圈(406)的内径与警示柱(2)的外径相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防撞柱,包括有防撞柱本体(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二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地桩结构(5)包括桩柱(501),且桩柱(501)贯穿圆形孔,所述空腔二的两侧开设有侧板槽,且侧板槽内均设置有侧板(502),所述侧板(502)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尖刺(503),所述桩柱(501)通过连杆(504)与侧板(502)相连接,所述连杆(504)分别与桩柱(501)和侧板(502)转动连接,所述桩柱(501)的上方设置有导向杆(505),且导向杆(505)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导向杆(505)通过伸缩杆与侧板(50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贤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君逸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