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4875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及制备方法,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环氧树脂25‑30份、改性环氧树脂20‑25份、增韧剂10‑15份、稀释剂5‑10份、补强剂30‑45份、偶联剂1‑2份,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固化剂20‑25份、促进剂5‑10份、无机填料50‑60份、触变剂15‑20份、防潮剂5‑10份、增塑剂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备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增韧剂,并与主体树脂按照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改性环氧增韧剂比例为2.5:2:1时具有良好的高韧性耐冲击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胶,尤其涉及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出口数量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也使得国内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在挑战国外传统汽车主机厂地位上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压力。针对新能源汽车,大量的车身制造等新技术被不断应用来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降低制造成本、减少碳排放、解决更多的车身nvh问题,成为各大汽车主机厂竞争成为造车新势力领军企业的关键要素。其中,车身减少焊接点,增加新材料新工艺使用,可以更多的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结构胶的出现使得车身大部分需要焊接部分得以采用结构胶来进行粘接,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耐疲劳性。

2、例如专利技术专利cn115160966a公布一种高强度、耐候性汽车结构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单组分结构胶采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为主体材料,具有高剪切强度,达到30mpa以上,但是t剥离强度不高只有60n/cm左右,不满足高端汽车对高性能结构胶t剥离强度要求在80n/cm以上。

3、例如专利技术专利cn116218451a公布一种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聚氨酯结构胶,采用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主要针对不同内饰基材的粘接,剪切强度在6mpa左右,在力学强度上无法满足取代焊点粘接作用,不具备耐冲击等特性。

4、例如专利技术专利cn113583604a公布一种低粘度、高冲击剥离强度的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单组分环氧树脂为主体,采用纳米笼形氧化硅作为填料,制备的结构胶在-30℃/23℃/80℃的冲击剥离强度均不低于30n/mm且最高可达48n/mm,具有不同温度下较好的冲击剥离强度。

5、目前汽车主机厂主要使用的结构胶仍然以进口为主,具有成本高的缺点,且多为满足汽车制造工艺,结构胶多采用单组分高温固化形式。随着电泳漆的烘烤时间降低而结构胶的烘烤时间不变,逐渐出现工艺不再匹配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主机厂在汽车出口形式上有整车出口也有零部件出口,部分零部件在国内进行结构胶涂胶,经过海运出口至国外再进行零部件的烘烤,在这其中单组分的结构胶经过涂胶后,经过长时间的海洋运输,易出现失效风险,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该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具备成本价格低、高韧性耐冲击的优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环氧树脂25-30份、改性环氧树脂20-25份、增韧剂10-15份、稀释剂5-10份、补强剂30-45份、偶联剂1-2份,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固化剂20-25份、促进剂5-10份、无机填料50-60份、触变剂15-20份、防潮剂5-10份、增塑剂5-10份,所述无机填料为云母粉、膨润土、蛭石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和增韧剂重量比例为2.5:1:1,其中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包括npel-128、cyd-128、der-331、ep-828、cyd-144、der-361牌号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改性环氧树脂为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增韧剂为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稀释剂为age烷基缩水甘油醚、环氧大豆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偶联剂为单烷氧基焦磷酸酯型、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化剂改性聚硫醇、改性胺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促进剂为叔胺、氨基苯酚、季铵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ts-720、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增塑剂为dinp、dop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防潮剂为氧化钙。

10、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有机硅中间体制备

12、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进行保护,以乙醇为分散溶液,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加入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冰水浴条件下搅拌5h进行取代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有机硅中间体a0,之后再重新分别加入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三甲氧基甲硅烷,制得有机硅中间体a1和有机硅中间体a2;

13、步骤二、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制备

14、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进行保护,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环氧树脂原材料,加入有机硅中间体a0,在氯铂酸催化剂作用下,升温至90℃进行反应3-4h,反应结束后抽滤干燥,得到淡黄色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液体b0,之后再重新分别加入有机硅中间体a1和有机硅中间体a2,制得淡黄色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液体b1和淡黄色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液体b2。

15、步骤三、增韧剂制备

16、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进行保护,以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为原料,加入聚丙二醇,在80℃反应条件下搅拌3h,再缓慢加入咪唑,搅拌2h得到咪唑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再缓慢添加环氧树脂cyd-128,在此温度下以二月桂酸二丁烯为催化剂,搅拌2h,最终得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c0增韧剂,之后再重新加入环氧树脂cyd-144,得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c1增韧剂;

17、步骤四、a组分制备

18、将环氧树脂与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按照质量份数称好,使用双行星真空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增韧剂,继续使用双行星真空搅拌机搅拌脱泡,最后加入剩余各重量份原料,使用双行星真空搅拌机搅拌脱泡,即可得到a组分;

19、步骤五、b组分制备

20、将固化剂与促进剂按照质量份数称好,使用双行星真空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称量好的增塑剂,继续使用双行星真空搅拌机搅拌脱泡,最后加入剩余各重量份原料,使用双行星真空搅拌机搅拌脱泡,即可得到b组分;

21、步骤六、混合制备

22、将a组分与b组分按照质量5:1比例进行混合均匀使用,得到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

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制备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增韧剂,并与主体树脂按照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改性环氧增韧剂比例为2.5:2:1时具有良好的高韧性耐冲击特点,同时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以及增韧剂按照一定比例与固化剂配合使用,可提高环氧胶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本专利技术整体制备简单,采用双组分设计,双组分结构胶依靠自反应固化,可以降低能耗且与工艺匹配,另一方面双组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环氧树脂25-30份、改性环氧树脂20-25份、增韧剂10-15份、稀释剂5-10份、补强剂30-45份、偶联剂1-2份,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固化剂20-25份、促进剂5-10份、无机填料50-60份、触变剂15-20份、防潮剂5-10份、增塑剂5-10份,所述无机填料为云母粉、膨润土、蛭石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和增韧剂重量比例为2.5:1:1,其中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包括NPEL-128、CYD-128、DER-331、EP-828、CYD-144、DER-361牌号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改性环氧树脂为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增韧剂为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AGE烷基缩水甘油醚、环氧大豆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单烷氧基焦磷酸酯型、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改性聚硫醇、改性胺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叔胺、氨基苯酚、季铵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TS-720、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DINP、DOP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防潮剂为氧化钙。

9.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环氧树脂25-30份、改性环氧树脂20-25份、增韧剂10-15份、稀释剂5-10份、补强剂30-45份、偶联剂1-2份,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固化剂20-25份、促进剂5-10份、无机填料50-60份、触变剂15-20份、防潮剂5-10份、增塑剂5-10份,所述无机填料为云母粉、膨润土、蛭石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和增韧剂重量比例为2.5:1:1,其中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包括npel-128、cyd-128、der-331、ep-828、cyd-144、der-361牌号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改性环氧树脂为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增韧剂为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高韧性耐冲击环氧树脂结构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徐远何园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程新材料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