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风机及环卫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风机及环卫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83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机及环卫车辆,其中,风机包括蜗壳、叶轮以及第一降噪模块,叶轮设于蜗壳内,第一降噪模块包括吸音内围板和第一吸音层,吸音内围板设于蜗壳内并与蜗壳的内壁围合形成吸音腔,吸音内围板上开设有与吸音腔连通的多个第一吸声孔,第一吸音层填充于吸音腔内。风机在工作时蜗壳内产生噪声,吸音腔内的第一吸音层能通过吸音内围板上的多个第一吸声孔将噪声吸收至吸音腔内,以防止噪声自蜗壳的排风口处传播至蜗壳外,实现了在蜗壳内部进行降噪,不仅节省了安装空间,而且大幅提升了降噪效果,减少了风机的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机降噪,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及环卫车辆


技术介绍

1、洗扫车、吸尘车等环卫车辆通常都是以离心风机为主要气动动力部件,环卫车辆在进行清洁作业时,高速旋转的离心风机在气体流道中产生较大的气动噪声,噪声从风机的排风口传播出去造成噪声污染。目前,现有环卫车辆的风机降噪方式主要是在风机的排风口处增设消声器,然而风机排风口处空间较狭小,消声器降噪效果有限,导致风机在工作时仍会产生较大噪声,噪音污染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及环卫车辆,旨在解决风机在工作时噪音污染大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机,其中,风机包括:

3、蜗壳;

4、叶轮,设于蜗壳内;

5、第一降噪模块,包括吸音内围板和第一吸音层,吸音内围板设于蜗壳内并与蜗壳的内壁围合形成吸音腔,吸音内围板上开设有与吸音腔连通的多个第一吸声孔,第一吸音层填充于吸音腔内。

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吸音内围板呈弧形设置并在沿周向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端部孔段、中间孔段和第二端部孔段,每个孔段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吸声孔,并且每个孔段上的第一吸声孔的穿孔率和/或孔径不同,以使得每个孔段分别用于吸收不同频段的噪声。

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降噪模块还包括分隔板,分隔板位于吸音腔内并与相邻两个孔段的相接处连接,以将吸音腔分隔成第一端部腔段、中间腔段和第二端部腔段,并且每个腔段内均填充有第一吸音层。p>

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每个孔段上的第一吸声孔的穿孔率为10%~40%,孔径为2mm~10mm。

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吸音内围板的弧度为4π/3~5π/3。

1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风机还包括第二降噪模块,第二降噪模块包括降噪外壳、降噪内壳和第二吸音层,降噪内壳设于降噪外壳内并围合形成导风腔,导风腔的两端分别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蜗壳的排风口连通,降噪内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声孔,第二吸音层填充于降噪内壳与降噪外壳之间。

1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降噪内壳具有位于顶部的上腔壁面,上腔壁面在沿进风口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多个顶部弧形面,多个顶部弧形面之间平滑过渡连接,以使得导风腔的开口高度在沿进风口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1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降噪内壳包括形成上腔壁面的顶部导风板,顶部导风板在沿进风口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弧板段和第二弧板段,第一弧板段和第二弧板段均形成顶部弧形面,第一弧板段的顶部弧形面朝上凸出设置,第二弧板段的顶部弧形面朝下凸出设置。

1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降噪内壳具有位于侧部的两个侧腔壁面,至少一个侧腔壁面在沿进风口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多个侧部弧形面,多个侧部弧形面之间平滑过渡连接,以使得导风腔的开口宽度在沿进风口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呈渐扩设置。

1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两个侧腔壁面均设有多个侧部弧形面,且两个侧腔壁面的延伸方向一致。

1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降噪内壳包括分别形成两个侧腔壁面的两个侧部导风板,每个侧部导风板在沿进风口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三弧板段和第四弧板段,第三弧板段和第四弧板段均形成侧部弧形面,第三弧板段的侧部弧形面与第四弧板段的侧部弧形面的凸出方向相背设置。

1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降噪内壳具有位于底部的下腔壁面,下腔壁面平直延伸设置。

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环卫车辆,其中,环卫车辆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风机。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机及环卫车辆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9、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吸音内围板和叶轮均设置于蜗壳内,吸音内围板围设在叶轮的外侧,且吸音内围板的两端均与蜗壳的内壁连接,以使得吸音内围板与蜗壳的内壁之间围成有吸音腔,吸音内围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声孔,多个第一吸声孔间隔布置并均与吸音腔连通,且吸音腔内填充有第一吸音层。风机在工作时,叶轮相对蜗壳转动以将外部气流抽吸至蜗壳内,并使蜗壳内产生噪声,吸音腔内的第一吸音层能通过吸音内围板上的多个第一吸声孔将噪声吸收至吸音腔内,以防止噪声自蜗壳的排风口处传播至蜗壳外,实现了在蜗壳内部进行降噪,不仅节省了安装空间,而且大幅提升了降噪效果,减少了风机的噪音污染。

20、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内围板(31)呈弧形设置并在沿周向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端部孔段(312a)、中间孔段(312b)和第二端部孔段(312c),每个孔段(312)上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吸声孔(311),并且每个孔段(312)上的第一吸声孔(311)的穿孔率和/或孔径不同,以使得每个孔段(312)分别用于吸收不同频段的噪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模块(30)还包括分隔板(34),所述分隔板(34)位于所述吸音腔(33)内并与相邻两个孔段(312)的相接处连接,以将所述吸音腔(33)分隔成第一端部腔段(331a)、中间腔段(331b)和第二端部腔段(331c),并且每个腔段(331)内均填充有所述第一吸音层(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孔段(312)上的第一吸声孔(311)的穿孔率为10%~40%,孔径为2mm~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内围板(31)的弧度为4π/3~5π/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第二降噪模块(40),所述第二降噪模块(40)包括降噪外壳(41)、降噪内壳(42)和第二吸音层(43),所述降噪内壳(42)设于所述降噪外壳(41)内并围合形成导风腔(421),所述导风腔(421)的两端分别具有进风口(4211)和出风口(4212),所述进风口(4211)与所述蜗壳(10)的排风口连通,所述降噪内壳(4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声孔,所述第二吸音层(43)填充于所述降噪内壳(42)与所述降噪外壳(4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内壳(42)具有位于顶部的上腔壁面,所述上腔壁面在沿所述进风口(4211)朝向所述出风口(4212)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多个顶部弧形面(422),多个所述顶部弧形面(422)之间平滑过渡连接,以使得所述导风腔(421)的开口高度在沿所述进风口(4211)朝向所述出风口(4212)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内壳(42)包括形成所述上腔壁面的顶部导风板(423),所述顶部导风板(423)在沿所述进风口(4211)朝向所述出风口(4212)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弧板段(4231)和第二弧板段(4232),所述第一弧板段(4231)和所述第二弧板段(4232)均形成所述顶部弧形面(422),所述第一弧板段(4231)的顶部弧形面(422)朝上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弧板段(4232)的顶部弧形面(422)朝下凸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内壳(42)具有位于侧部的两个侧腔壁面,至少一个所述侧腔壁面在沿所述进风口(4211)朝向所述出风口(4212)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多个侧部弧形面(424),多个所述侧部弧形面(424)之间平滑过渡连接,以使得所述导风腔(421)的开口宽度在沿所述进风口(4211)朝向所述出风口(4212)的方向上呈渐扩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腔壁面均设有多个所述侧部弧形面(424),且两个所述侧腔壁面的延伸方向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内壳(42)包括分别形成两个所述侧腔壁面的两个侧部导风板(425),每个所述侧部导风板(425)在沿所述进风口(4211)朝向所述出风口(4212)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三弧板段(4251)和第四弧板段(4252),所述第三弧板段(4251)和所述第四弧板段(4252)均形成所述侧部弧形面(424),所述第三弧板段(4251)的侧部弧形面(424)与所述第四弧板段(4252)的侧部弧形面(424)的凸出方向相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内壳(42)具有位于底部的下腔壁面(426),所述下腔壁面(426)平直延伸设置。

13.一种环卫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卫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内围板(31)呈弧形设置并在沿周向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端部孔段(312a)、中间孔段(312b)和第二端部孔段(312c),每个孔段(312)上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吸声孔(311),并且每个孔段(312)上的第一吸声孔(311)的穿孔率和/或孔径不同,以使得每个孔段(312)分别用于吸收不同频段的噪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模块(30)还包括分隔板(34),所述分隔板(34)位于所述吸音腔(33)内并与相邻两个孔段(312)的相接处连接,以将所述吸音腔(33)分隔成第一端部腔段(331a)、中间腔段(331b)和第二端部腔段(331c),并且每个腔段(331)内均填充有所述第一吸音层(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孔段(312)上的第一吸声孔(311)的穿孔率为10%~40%,孔径为2mm~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内围板(31)的弧度为4π/3~5π/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第二降噪模块(40),所述第二降噪模块(40)包括降噪外壳(41)、降噪内壳(42)和第二吸音层(43),所述降噪内壳(42)设于所述降噪外壳(41)内并围合形成导风腔(421),所述导风腔(421)的两端分别具有进风口(4211)和出风口(4212),所述进风口(4211)与所述蜗壳(10)的排风口连通,所述降噪内壳(4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声孔,所述第二吸音层(43)填充于所述降噪内壳(42)与所述降噪外壳(4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内壳(42)具有位于顶部的上腔壁面,所述上腔壁面在沿所述进风口(4211)朝向所述出风口(4212)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多个顶部弧形面(422),多个所述顶部弧形面(422)之间平滑过渡连接,以使得所述导风腔(421)的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陈阵李刘非凡鲁耀中秦志强陈旭馗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