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热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热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4746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压装置。热压装置(1)利用冷却用模具(40)的冷却用上模(41)的上侧加压保持面(41a)和冷却用下模(42)的下侧加压保持面(42a)将在成形区域(3)获得的高温状态的一次成形体(P)加压保持并冷却,以获得经淬火后的车身框架(F)。冷却用下模(42)设置有储存液体制冷剂的第一储液部(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压装置,该热压装置构成为利用冷却区域的冷却用模具将在成形区域获得的高温状态的成形体加压保持并冷却以进行淬火。


技术介绍

1、以往,作为用于在不增加板厚的情况下获得高强度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已知使用了热压装置的热压成形。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热压装置具备内部流通液体制冷剂的成形用模具,该热压装置构成为:通过该成形用模具的闭模动作而将高温状态的钢板拉延成形以获得成形体,并且通过将该成形体在闭模状态下加压保持并冷却以进行淬火。在成形用模具的上模的加压面上形成有多个冷却槽,通过在成形用模具的闭模状态下在加压保持状态的成形体的表面与各冷却槽之间的空间内充满液体制冷剂,以提高由该液体制冷剂将成形体直接冷却并淬火时成形体的冷却速度。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121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如果像专利文献1那样在成形用模具的加压面设置冷却槽,则在热压成形的情况下,成形时钢板在高温下处于软化状态,因此冷却槽会转印至成形体的表面而导致成形体的表面形成凹凸形状,有可能无法确保所需的成形体表面精度。

3、为了避免该情况,考虑在成形区域之外另设冷却区域,使用配置于冷却区域中的冷却用模具将在成形区域获得的高温状态的一次成形体加压保持并冷却,以获得经淬火后的最终成形体,从而确保成形体表面的精度。

4、但是,如果在热压成形中另设冷却区域,则需要将从成形区域转移到冷却区域中的高温状态的一次成形体暂时载置于开模的冷却用模具的下模的加压面上,使得冷却用模具的下模温度比上模温度更容易上升。于是,例如当反复进行热压成形时,冷却用模具中下模维持在高温状态,导致淬火时液体制冷剂除了冷却一次成形体之外也对下模进行冷却,从而造成淬火时一次成形体的冷却速度显著下降,有可能对最终成形体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装置,该热压装置能够确保成形体表面的精度并提高成形体的冷却速度,进而抑制冷却用模具的下模的温度上升,以获得经适当淬火的成形体。

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利用设置于冷却用下模的储液部的液体制冷剂将该冷却用下模冷却。

8、具体而言,以一种热压装置为对象,该热压装置构成为:利用冷却用模具的上模和下模的两个加压保持面将在成形区域获得的高温状态的一次成形体加压保持并冷却,以获得经淬火后的最终成形体,采用了以下解决方案。

9、即,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置有储存液体制冷剂的储液部。

10、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使液体制冷剂附着于加压保持状态的所述一次成形体上的液体供给部,所述下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液部作为所述储液部,所述第一储液部回收并储存通过所述液体供给部附着在所述一次成形体上的液体制冷剂。

11、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部具有在所述下模的所述一次成形体的加压保持面开口的冷却用开口部,所述液体供给部具有配设于所述第一储液部的喷射喷嘴,所述液体供给部构成为:由该喷射喷嘴喷射的液体制冷剂经由所述冷却用开口部喷洒到加压保持状态的所述一次成形体上,或者由所述喷射喷嘴从积存于所述第一储液部内的液体制冷剂中喷射的压缩气体通过液体制冷剂的液面使得该液体制冷剂飞散并经由所述冷却用开口部喷洒到加压保持状态的所述一次成形体上。

12、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二或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置有在该上模的所述一次成形体的加压保持面开口的冷却用凹部,所述液体供给部构成为能够将液体制冷剂供给至所述冷却用凹部。

13、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凹部设置在与所述下模的加压保持面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储液部设置在与所述上模的加压保持面相对应的位置。

14、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四或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的加压保持面上形成有多个上侧冷却槽,所述上侧冷却槽的端部在所述冷却用凹部开放。

15、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二至第六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的加压保持面上形成有多个下侧冷却槽,所述下侧冷却槽的端部在所述第一储液部开放。

16、第八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的所述第一储液部的外侧区域设置有第二储液部作为所述储液部,所述第二储液部围绕该第一储液部延伸,并且能够储存液体制冷剂,所述第二储液部构成为当积存于所述第一储液部中的液体制冷剂的体积增加时,液体制冷剂经由所述下侧冷却槽移动并积存到所述第二储液部中。

17、第九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置有第三储液部作为所述储液部,所述第三储液部构成为向上方开口并且能够储存液体制冷剂,所述下模的加压保持面位于所述第三储液部的内侧,在构成该第三储液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容积可变壁部,该容积可变壁部的上端设定在比所述下模的加压保持面更高的位置处,该容积可变壁部可沿水平方向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三储液部的储存容积。

18、第十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九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可变壁部靠近或离开所述下模的加压保持面以改变所述第三储液部的储存容积。

19、第十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十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积可变壁部的与所述第三储液部的相反侧形成有下侧倾斜面,所述下侧倾斜面倾斜成随着向下方前进而逐渐位于远离所述第三储液部的位置,在与所述上模的所述容积可变壁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上侧倾斜面,所述上侧倾斜面与所述下侧倾斜面相对应地倾斜,所述上侧倾斜面构成为:当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下降时,通过所述上侧倾斜面与所述下侧倾斜面滑动接触,从而朝向所述下模的加压保持面侧推压所述容积可变壁部,使得所述容积可变壁部靠近该下模的加压保持面。

20、第十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九至第十一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的加压保持面上设置有向上方开口的凹部作为所述储液部。

21、第十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十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形成有将所述凹部的内侧空间与所述第三储液部连通的连通路。

22、第十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侧凹部,其作为所述储液部,在与该下模的加压保持面相对应的位置开口;第一缸筒部,其具有收容有第一活塞部使得所述第一活塞部能够往复移动的第一缸室;以及第一连通路,其将所述第一缸室与所述下侧凹部连通;所述第一缸室设置有第一储存室作为所述储液部,所述第一储存室由所述第一活塞部分隔,并且与所述第一连通路相对应,积存液体制冷剂。

23、第十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十四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室向上方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压装置,所述热压装置构成为:利用冷却用模具的上模和下模的两个加压保持面将在成形区域获得的高温状态的一次成形体加压保持并冷却,以获得经淬火后的最终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热压装置,所述热压装置构成为:利用冷却用模具的上模和下模的两个加压保持面将在成形区域获得的高温状态的一次成形体加压保持并冷却,以获得经淬火后的最终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根稔正中崎笃板冈毅妹尾晋作
申请(专利权)人:威泰克希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