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应泉专利>正文

一种防松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21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内设有一防松槽,所述防松槽内设有一胶环和一压环,压环位于胶环外侧,螺母本体内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压环上设有第二导向斜面,胶环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二导向斜面相适配,当螺母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胶环与防松槽的内侧和压环之间以及与螺杆之间均为过盈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须额外的专用工具来拧螺母,使用方便,螺母拧紧后不会因震动而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紧固连接的零配件,特别是一种防松螺母
技术介绍
在铁路、桥梁、机场、航空等领域需要应用大量的螺母进行器材的紧固,但在各种 机械运动产生的剧烈的震动环境下,普通的螺母往往会被震松而脱落失效,酿成重大事故。 因此通常在螺纹紧固部件的螺母外面绕上几圈铁丝,来进行防松。实际上这种防松措施只 能防止螺母脱落,并不能使螺母防松,但是当螺母松开时,已经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 此研制一种能够重复使用,效果很好的专用防松螺母就显得十分必要。为了解决螺母的防松问题,国内外很多企业,做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研究。他们采 用锁片、棘轮、插片、销钉、变形螺纹、尼龙嵌入件以及化学胶粘法,甚至用多个螺母叠加的 方法,来解决螺母的防松问题。实践证明以上措施由于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例如需要专用 的工具,螺母紧固件长时期锈蚀专用工具应用失效,无法调节导致器材报废,化学材料的高 低温、湿热失效,尽可以一次性使用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螺母的防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 长时期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额外的专用工具而螺母拧紧 后不会因震动而松动的防松螺母。本专利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松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 本体内设有一防松槽,所述防松槽内设有一胶环和一压环,压环位于胶环外侧,螺母本体内 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压环上设有第二导向斜面,胶环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二导向 斜面相适配,当螺母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胶环与防松槽的内侧和压环之间以及与螺 杆之间均为过盈配合。上述技术方案还可有以下的改进方案所述防松槽的外侧设有一紧固台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螺母本体内设有一防松槽,所述防松槽内设有一 胶环和一压环,拧紧螺母无须额外的专用工具,使用方便,当螺母拧紧后,所述胶环与防松 槽的内侧和压环之间以及与螺杆之间均为过盈配合,胶环对螺母本体产生横向和纵向的压 力,从而胶环对螺母本体内表面产生压力,使螺母拧紧后在震动中不会松动,所以本专利技术无 须额外的专用工具来拧螺母而螺母拧紧后不会因震动而松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松螺母,包括螺母本体1,所述螺母本体1内设有一防 松槽2,所述防松槽2内设有一胶环3和一压环4,压环4位于胶环3外侧,螺母本体1内设 有第一导向斜面11,压环4上设有第二导向斜面41,胶环3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 二导向斜面11、41相适配,当螺母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胶环3与防松槽2的内侧和压 环4之间以及与螺杆5之间均为过盈配合,胶环3被挤压变形且部分挤入螺杆5的螺牙之 间以及螺母本体1的螺牙之间,如图2所示,使螺母本体1与螺杆5之间的配合产生很强的 压迫力和摩擦力,起防松作用。上述技术方案还可有以下的改进方案所述防松槽2的外侧设有一紧固台阶21。本专利技术的压环4通常为金属材料制成,胶环3通常为尼龙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在原 有普通螺母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厚,在加厚部分,进行了防松设计,以保证该螺母与普通的螺 母相比较在有效机械强度方面不受损失。当我们施工时拧紧螺母的同时压环对胶环产生一 个压力迫使胶环变形,为了控制胶环的变形我们设计了两个60°的斜面来控制胶环的变形 方向,即第一、二导向斜面11、41的倾斜角度为60度,通过这两个斜面的导向,胶环变形的 方向被控制在向着内径的方向,当压环对胶环的压力停止时胶环变形停止,胶环变形停止 时胶环对螺母本体1产生横向和纵向的压力。同时对螺母本体内表面产生全面压力,通过 胶环内变形与螺杆之间产生挤压力和摩擦力,外变形与螺母之间产生挤压力和摩擦力,从 而达到防松的效果,使螺母拧紧后在震动中不会松动。上述60度的倾斜角度为一般设计, 也可为40度、30度、75度等。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防松螺母,包括螺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1)内设有一防松槽(2),所述防松槽(2)内设有一胶环(3)和一压环(4),压环(4)位于胶环(3)外侧,螺母本体(1)内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1),压环(4)上设有第二导向斜面(41),胶环(3)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二导向斜面(11、41)相适配,当螺母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胶环(3)与防松槽(2)的内侧和压环(4)之间以及与螺杆之间均为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槽(2)的外侧设有一紧固 台阶(2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内设有一防松槽,所述防松槽内设有一胶环和一压环,压环位于胶环外侧,螺母本体内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压环上设有第二导向斜面,胶环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二导向斜面相适配,当螺母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胶环与防松槽的内侧和压环之间以及与螺杆之间均为过盈配合。本专利技术无须额外的专用工具来拧螺母,使用方便,螺母拧紧后不会因震动而松动。文档编号F16B39/28GK101858381SQ201010193278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黎应泉 申请人:黎应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松螺母,包括螺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1)内设有一防松槽(2),所述防松槽(2)内设有一胶环(3)和一压环(4),压环(4)位于胶环(3)外侧,螺母本体(1)内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1),压环(4)上设有第二导向斜面(41),胶环(3)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二导向斜面(11、41)相适配,当螺母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胶环(3)与防松槽(2)的内侧和压环(4)之间以及与螺杆之间均为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应泉
申请(专利权)人:黎应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