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其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391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20
一种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包含第1~第3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层,其中,E<subgt;S1</subgt;低于第1有机化合物的第2有机化合物为延迟荧光材料,E<subgt;S1</subgt;最低且E<subgt;LUMO</subgt;和E<subgt;HOMO</subgt;高于第2有机化合物的第3有机化合物的S值为‑0.38以下且半值宽为31nm以下时,发光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提及一种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并且,本专利技术也提及一种评价膜的发光性能的方法或确定适于膜形成的条件的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也提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设计方法、程序及数据库。


技术介绍

1、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为自发光,并且不需要背光,因此能够轻量/柔性化,并且具有响应性快且可见性高等优点,期待作为光源或显示元件。

2、另一方面,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发光效率还有改善的余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光效率,提出有各种材料种类或元件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6。)。

3、以往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1459号公报

6、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9099674号说明书

7、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8686420号说明书

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013991号公报

9、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160632号公报

10、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12/111462号手册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2、然而,迄今为止的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相关的提案的大多内容为与材料种类相关的提案或者与元件结构相关的提案中的任一者,其中,对材料种类和元件结构的组合没有进行探讨。因此,通过除了这些提案中所采用的特定的材料种类和元件结构以外的组合,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元件特性尚不清楚。例如,即使为作为优异的材料种类而提出的材料,在除了其中采用的元件结构以外使用的情况下,有时实质上无法获得作为发光元件的功能,相反,即使为作为优异的元件结构而提出的材料,有时根据其中使用的材料种类不同,有不显示良好的发光性能的材料。也就是说,除非实际制造元件,则特定的材料种类和元件结构组合而获得的发光效率无法预测。因此,从迄今为止的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相关的提案来看,实际上不容易发现如发光效率变高的材料种类和元件结构的组合。

3、为了解决这种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等以通过适当组合材料种类和元件结构来提供发光效率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为目的进行了苦心探讨。

4、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5、进行了苦心探讨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了通过将由满足特定条件的材料构成的发光层组装到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能够改善元件的发光效率。

6、本专利技术根据这种见解而提出,具体而言,具有以下结构。

7、[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为具有依次具有基板、第1电极、发光层、透明的第2电极的层叠结构的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8、所述发光层包含满足下述式(a)~(c)的第1有机化合物、第2有机化合物及第3有机化合物,

9、所述第2有机化合物为延迟荧光材料,

10、所述发光层中的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的s值为-0.38以下,

11、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光谱的半值宽fwhm(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半高宽)为31nm以下。

12、es1(1)>es1(2)>es1(3)式(a)

13、elumo(2)≤elumo(3)式(b)

14、ehomo(2)≤ehomo(3)式(c)

15、[其中,

16、es1(1)表示所述第1有机化合物的最低激发单重态能量,

17、es1(2)表示所述第2有机化合物的最低激发单重态能量,

18、es1(3)表示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的最低激发单重态能量,

19、elumo(2)表示所述第2有机化合物的lumo的能量,

20、elumo(3)表示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的lumo的能量,

21、ehomo(2)表示所述第2有机化合物的homo的能量,

22、ehomo(3)表示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的homo的能量。]

23、[2]根据[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24、在所述发光层中产生空穴与电子的再键合。

25、[3]根据[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26、所述第2有机化合物具有1~2个氰基和至少一个供体基团与苯环键合的结构。

27、[4]根据[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28、所述供体基团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咔唑-9-基。

29、[5]根据[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30、三个以上的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咔唑-9-基与所述苯环键合。

31、[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32、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为具有硼原子和氮原子的多重共振效果的化合物或包含稠合芳香族环结构的化合物。

33、[7]一种方法,其为评价膜的发光性能的方法,该膜包含满足上述式(a)~(c)的第1有机化合物、第2有机化合物及第3有机化合物,其中,

34、以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的s值和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光谱的半值宽为指标,评价膜的发光性能。

35、[8]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中,

36、以所述半值宽为31nm以下,而且所述s值为-0.38以下为基准进行评价。

37、[9]根据[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

38、评价作为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层的有用性。

39、[10]根据[9]所述的方法,其中,

40、预测所述元件的发光效率。

41、[11]根据[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42、评价多个膜的优劣。

43、[12]一种方法,其在某种条件下形成膜,该膜包含满足上述式(a)~(c)的第1有机化合物、第2有机化合物及第3有机化合物,

44、测定所形成的膜中的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的s值和发光光谱的半值宽,

45、重复1次以上如下工序:在与所述条件不同的条件下形成包含所述第1有机化合物、所述第2有机化合物及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的膜,并测定所形成的膜中的所述第3有机化合物的s值和发光光谱的半值宽,

46、通过以所述s值和所述半值宽为指标进行评价来确定适于膜形成的条件。

47、[13]根据[12]所述的方法,其中,

48、在根据所述评价重新设计所述适于膜形成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所述确定。

49、[14]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设计方法,其包括在通过[12]或[13]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条件下形成发光层的步骤。

50、[15]一种程序,其实施[12]或[13]所述的方法或[14]所述的设计。

51、[16]一种数据库,其蓄积有[12]中的条件、s值及半值宽的数据。

52、专利技术效果

53、本专利技术的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为具有依次具有基板、第1电极、发光层、透明的第2电极的层叠结构的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7.一种方法,其为评价膜的发光性能的方法,该膜包含满足下述式(a)~(c)的第1有机化合物、第2有机化合物及第3有机化合物,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以所述半值宽为31nm以下,而且所述S值为-0.38以下为基准进行评价。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评价作为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层的有用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预测所述元件的发光效率。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评价多个膜的优劣。

12.一种方法,其在某种条件下形成膜,该膜包含满足下述式(a)~(c)的第1有机化合物、第2有机化合物及第3有机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14.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设计方法,其包括在通过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确定的条件下形成发光层的步骤。

15.一种程序,其实施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计。

16.一种数据库,其蓄积有权利要求12中的条件、S值及半值宽的数据。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为具有依次具有基板、第1电极、发光层、透明的第2电极的层叠结构的顶部发射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7.一种方法,其为评价膜的发光性能的方法,该膜包含满足下述式(a)~(c)的第1有机化合物、第2有机化合物及第3有机化合物,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以所述半值宽为31nm以下,而且所述s值为-0.38以下为基准进行评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垣添勇人
申请(专利权)人:九州有机光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