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49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43
本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包括汽车后排吹脚风道和进管,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上安装有吹脚组件,所述吹脚组件包括活板和出口,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内侧安装有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活板上安装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板和通腔,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底部安装有滑动组件,该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能够方便进行食物和水的收纳工作,提高车内的收纳空间,同时借助冷气或热气对食物和水进行冰镇或加热,方便人员进行饮食,提高人员乘坐的舒适性,将滑板从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内侧拉出,由于滑板上有通孔,对冷气或热气进一步的进行分散,提高人员的舒适性,适用于对汽车后排的脚部吹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排吹脚风道设备,具体为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1、为便于对汽车的后排的脚部进行吹风工作,往往需要使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设备,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0846206.1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通过在后排吹脚风道末端增加一个装饰配合件,装饰配合件与地毯大面安装,这种安装形式结构简单,外观匹配良好;其既可以解决后排乘员以及前排座椅滑动到最前位置时从车外可以看到后排吹脚风道的风险,又可以避免后排成员脚部踩踏吹脚风道的风险,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的汽车后排吹脚风道设备在使用时,一方面,不利于借助吹出的冷风或热风进行冰镇或加热食物和水,同时不利于对车内的食物和水进行收纳工作,另一方面,冷风或热风直径吹向脚部时,容易造成脚部的不舒服,不利于提高吹脚工作的舒适性。

2、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对汽车后排的脚部吹风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包括汽车后排吹脚风道和进管,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上安装有吹脚组件,所述吹脚组件包括活板和出口,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内侧安装有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活板上安装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板和通腔,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底部安装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板和支板,所述活板和底板上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网板和侧板。

3、进一步的,所述进管一体成型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一侧,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另一侧开设有开口。

4、进一步的,所述活板的底部通过转轴安装在开口的底部,所述活板的顶部和两侧卡在开口的内壁上,所述出口分别开设在活板和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两侧,所述出口均匀分布在活板和汽车后排吹脚风道上。

5、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焊接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内侧的底部,所述顶板焊接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内侧的顶部。

6、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在底板和顶板上,所述底板、顶板和侧板的内侧均卡有网孔,所述网孔均匀分布在底板、顶板和侧板上。

7、进一步的,所述导板一体成型在活板的内侧,所述通腔开设在导板的内侧,所述通腔与出口相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网板通过螺栓安装在通腔的顶部,所述通腔通过网板与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顶部相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两侧卡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两侧内壁上,所述支板一体成型在滑板的一端,所述支板卡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外边侧,所述支板和活板上均一体成型有扣板,所述滑板位于底板的底部,所述滑板上开设有通孔。

10、有益效果:1.该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在使用时,冷气或热气通过进管进入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内侧,再依次穿过底板和顶板,并通过网板进入到通腔的内侧,最后通过出口向外斜向下并分散吹出,将活板向外拉开,人员能够将食物和水放在底板的顶部,并利用侧板避免食物和水堵塞汽车后排吹脚风道,保障吹风顺畅,方便进行食物和水的收纳工作,提高车内的收纳空间,同时借助冷气或热气对食物和水进行冰镇或加热,方便人员进行饮食,提高人员乘坐的舒适性。

11、2.该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在将冷气或热气直接吹向汽车后排人员的脚部时,导致汽车后排人员的脚部感觉不舒服,通过扣板将支板向外拉动,使得滑板从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的内侧拉出,由于滑板上有通孔,能够对吹出的冷气或热气进一步的进行分散,提高人员的舒适性,同时能够在滑板放置物品,提高收纳空间。

12、3.该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高效方便,适用于对汽车后排的脚部吹风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包括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和进管(2),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上安装有吹脚组件,所述吹脚组件包括活板(3)和出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内侧安装有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包括底板(5)和顶板(7),所述活板(3)上安装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板(8)和通腔(9),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底部安装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板(11)和支板(12),所述活板(3)和底板(5)上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网板(10)和侧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管(2)一体成型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一侧,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另一侧开设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板(3)的底部通过转轴安装在开口的底部,所述活板(3)的顶部和两侧卡在开口的内壁上,所述出口(4)分别开设在活板(3)和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两侧,所述出口(4)均匀分布在活板(3)和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焊接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内侧的底部,所述顶板(7)焊接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内侧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在底板(5)和顶板(7)上,所述底板(5)、顶板(7)和侧板(6)的内侧均卡有网孔,所述网孔均匀分布在底板(5)、顶板(7)和侧板(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8)一体成型在活板(3)的内侧,所述通腔(9)开设在导板(8)的内侧,所述通腔(9)与出口(4)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10)通过螺栓安装在通腔(9)的顶部,所述通腔(9)通过网板(10)与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顶部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1)的两侧卡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两侧内壁上,所述支板(12)一体成型在滑板(11)的一端,所述支板(12)卡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外边侧,所述支板(12)和活板(3)上均一体成型有扣板(13),所述滑板(11)位于底板(5)的底部,所述滑板(11)上开设有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包括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和进管(2),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上安装有吹脚组件,所述吹脚组件包括活板(3)和出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内侧安装有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包括底板(5)和顶板(7),所述活板(3)上安装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板(8)和通腔(9),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底部安装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板(11)和支板(12),所述活板(3)和底板(5)上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网板(10)和侧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管(2)一体成型在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一侧,所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另一侧开设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板(3)的底部通过转轴安装在开口的底部,所述活板(3)的顶部和两侧卡在开口的内壁上,所述出口(4)分别开设在活板(3)和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的两侧,所述出口(4)均匀分布在活板(3)和汽车后排吹脚风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吹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焊接在汽车后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辉郑强胜许胜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尼智造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