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包括坦克式消防车车体,车上设置车载风筒,风筒内设置有气流导向装置和喷射装置,气流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风筒内用液压马达驱动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轴上连有风叶,传动装置与风筒内壁之间圆周均布有至少三片用于引导风向且起支撑作用的导叶,风筒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喷射装置包括至少一环喷头,喷头环形均布在风筒筒口部位的内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可以将水雾送至60米以上的火场上,对这一范围内的明火均能实施灭火;对于那些石油化工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火灾现场中,能够快速有效地稀释有毒有害气体,避免蔓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灭火排烟设备,尤其是高压灭火车载风机。
技术介绍
大功率的的火场正压送风可以改变火焰燃烧方向,有利于保护易燃易爆及重点场 所和区域;针对石油、化工等行业发生的火灾,可以有效稀释有毒有害气体,根据不同的位 置也能改变有毒有害气体的弥漫方向;在地铁、公路、隧道的火灾现场,可以把火势分为不 同区域,便于组织消防人员的进攻和掩护撤退;在火场扑灭前后,适当的送风可以避免人员 窒息死亡,拯救生命。送风排烟和水雾灭火是应用在火灾现场的两大重要施救措施。但送风排烟和水雾 灭火都是作为独立装备各自发挥功能,这种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单纯以送风实施 排烟并不能使火灾现场的能见度得到有效改善;2、安装在固定场、利用官网压力提供灭火 用水的水雾灭火装置,其作用位置固定,作用范围有限,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式、灭火、通风排 烟、除尘于一体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包括坦克 式消防车车体,车体上设置车载风筒,风筒内设置有气流导向装置和喷射装置,气流导向装 置包括设置在风筒内用液压马达驱动的传动装置,传动轴上连有风叶,传动装置与风筒内 壁之间圆周均布有至少三片用于引导风向且起支撑作用的导叶,每片导叶与风筒内壁之间 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的倾斜角度为10° 15°,风筒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 口,喷射装置包括至少一环喷头,所述的喷头环形均布在风筒筒口部位的内壁上,喷头与风 筒内壁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的倾斜角度为24° 32°。为了能够使吹出的风到达最佳效果,所述的导叶的数量为七片。为了能够使吹出的风聚焦成一条直线形,所述的每片导叶与风筒内壁之间的倾斜 角度为12°。所述的风筒筒口部位的内壁上环形均布有三环喷头,所述的每环喷头的数量至少 为50只,所述的第一环喷头与风筒内壁的倾斜角度为24° 27°,第二环喷头与风筒内壁 的倾斜角度为27° 29°,第三环喷头与风筒内壁的倾斜角度为29° 32°。所述的喷头提供的供水压力为1. 0 1. 8Mpa。为了能够使水流量达到420L/min,所述的每环均勻分布的喷头数量为60只。所述的第一环喷头与风筒内壁的倾斜角度为26. 36°,第二环喷头与风筒内壁的 倾斜角度为28. 09°,第三环喷头与风筒内壁的倾斜角度为30. 04°。为了能使效率达到69%,所述的风叶的叶片数量为九叶。为了增加其强度、低重量和耐腐蚀,所述的风叶材料为PAG工业级玻璃增强聚酰胺。为了能使其耐腐蚀,所述的风筒为不锈钢(ICrlSNilOTi)材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利用风机的强力正压送风,可 以将水雾送至60米以上的火场上,对这一范围内的明火均能实施灭火,极大地拓宽了水雾 的灭火范围,雾状喷射效果良好并且灭火无需消防人员跟随着,避免了因火势太大而造成 人员伤亡;对于那些石油化工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火灾现场中,能够快速有效地稀释有毒 有害气体,避免蔓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风筒的左视图。图中1.车体,2.风筒,3.传动装置,4.风叶,5.导叶61.第一环喷头,61.第二环 喷头,63.第三环喷头。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 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包括坦克式消防车车体1,车体1上设置 车载风筒2,风筒2内设置有气流导向装置和喷射装置,气流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风筒2内 用液压马达驱动的传动装置3,传动装置3轴上连有九叶PAG工业级玻璃增强聚酰胺的风 叶4,传动装置3与风筒2内壁之间圆周均布有七片用于引导风向且起支撑作用的导叶5, 每片导叶5与风筒2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为12°,风筒2侧壁上设置有 进水口和排水口,风筒2筒口部位的内壁上环形均布有三环喷头,每环喷头的数量为60只, 第一环喷头61与风筒2内壁的倾斜角度为26. 36°,第二环喷头62与风筒2内壁的倾斜角 度为28. 09°,第三环喷头63与风筒2内壁的倾斜角度为30. 04°。当喷头提供的供水压力为1. 0 1. SMpa时,水雾雾化的效果最佳,灭火效果也是 最佳,此设备排风量为90000立方米/小时,排水量为420升/分钟,水雾最大射程为60米, 风力距离为70米。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 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 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一种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包括坦克式消防车车体(1),车体(1)上设置车载风筒(2),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筒(2)内设置有气流导向装置和喷射装置,所述的气流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风筒(2)内用液压马达驱动的传动装置(3),传动装置(3)轴上连有风叶(4),所述的传动装置(3)与风筒(2)内壁之间圆周均布有至少三片用于引导风向且起支撑作用的导叶(5),所述的每片导叶(5)与风筒(2)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的倾斜角度为10°~15°,风筒(2)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的喷射装置包括至少一环喷头,所述的喷头环形均布在风筒(2)筒口部位的内壁上,喷头与风筒(2)内壁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的倾斜角度为24°~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叶(5)的数量为七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每片导叶(5)与风筒 (2)内壁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筒(2)筒口部位的 内壁上环形均布有三环喷头,所述的每环喷头的数量至少为50只,所述的第一环喷头(61) 与风筒(2)内壁的倾斜角度为24° 27°,第二环喷头(62)与风筒(2)内壁的倾斜角度 为27° 29°,第三环喷头(63)与风筒(2)内壁的倾斜角度为29° 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喷头提供的供水压力 为 1. 0 1. 8Mpa。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每环均勻分布的喷头 数量为60只。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环喷头(61)与 风筒(2)内壁的倾斜角度为26. 36°,第二环喷头(62)与风筒(2)内壁的倾斜角度为 28.09°,第三环喷头(63)与风筒(2)内壁的倾斜角度为30. 0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风叶(4)的叶片数量 为九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风叶(4)材料为PAG工 业级玻璃增强聚酰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筒(2)为不锈钢材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包括坦克式消防车车体,车上设置车载风筒,风筒内设置有气流导向装置和喷射装置,气流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风筒内用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灭火车载风机,包括坦克式消防车车体(1),车体(1)上设置车载风筒(2),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筒(2)内设置有气流导向装置和喷射装置,所述的气流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风筒(2)内用液压马达驱动的传动装置(3),传动装置(3)轴上连有风叶(4),所述的传动装置(3)与风筒(2)内壁之间圆周均布有至少三片用于引导风向且起支撑作用的导叶(5),所述的每片导叶(5)与风筒(2)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的倾斜角度为10°~15°,风筒(2)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的喷射装置包括至少一环喷头,所述的喷头环形均布在风筒(2)筒口部位的内壁上,喷头与风筒(2)内壁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的倾斜角度为24°~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剑舫,朱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和泰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