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81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舵杆与舵柄或舵杆承座连接的任一处的横截面均为规则多边形,所述舵杆安装在舵杆承座和/或舵柄中,所述舵杆承座和/或舵柄内部开设用于容纳舵杆的通孔,所述舵杆设置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的部分的截面积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舵杆插入至舵杆承座和/或舵柄后,当舵杆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之间的扭矩传递将通过多棱锥传递,其主要是通过摩擦力及四面压力承受扭矩,相较传统的圆锥形只由摩擦力承受,多了面压承受部分,进而减少了摩擦力成分,减少压入量、降低压装难度、免去键连接设计、降低制造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船舶轴和承座通过圆锥面连接的摩擦力来达到传递扭矩的作用,为保证有足够的摩擦力以抵抗转舵扭矩,一般通过压装轴(达到一定压入量),增大正压力从而达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除此之外为防止轴承间相对转动而使机构失效,一般还采用键连接以免轴承相对转动。

2、现有技术采用圆锥形连接,这种方法截面形式为圆形,只能由足够的摩擦力来抵抗旋转力矩,为增加摩擦力,需要很大的正应力,即需要增大压入量来满足足够的摩擦力,压入量的增大导致压入力变大,为了满足较大的压入力就需要较大的千斤顶或较大的液压螺母辅以压装,这导致需额外配置大千斤顶或特制液压螺母安装拆卸。即便如此有些时候达到工装极限或为了安全考虑还会辅以键连接。所以导致该连接方式工装复杂、作业风险高,如采用键连接还增加了制造和压装拆卸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减少压入量、降低压装难度、免去键连接设计、降低制造工时。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3、一种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舵杆与舵柄或舵杆承座连接的任一处的横截面均为规则多边形,所述舵杆安装在舵杆承座和/或舵柄中,所述舵杆承座和/或舵柄内部开设用于容纳舵杆的通孔,所述舵杆设置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的部分的截面积变化。

4、进一步地,舵杆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装配的过程中,舵杆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发生轴向相对运动,达到一定压入量,压装过盈配合。

5、进一步地,所述多棱锥为方锥,所述规则多边形包括方形,具体为正方形。

6、进一步地,所述舵杆的外部以及舵杆承座和/或舵柄的通孔处设置有倒角或圆角。

7、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舵杆插入至舵杆承座和/或舵柄后,当舵杆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之间的扭矩传递将通过多棱锥传递,其主要是通过摩擦力及四面压力承受扭矩,相较传统的圆锥形只由摩擦力承受,多了面压承受部分,进而减少了摩擦力成分,减少压入量、降低压装难度、免去键连接设计、降低制造工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其特征在于,舵杆与舵柄或舵杆承座连接的任一处的横截面均为规则多边形,所述舵杆安装在舵杆承座和/或舵柄中,所述舵杆承座和/或舵柄内部开设用于容纳舵杆的通孔,所述舵杆设置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的部分的截面积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其特征在于,舵杆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装配的过程中,舵杆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发生轴向相对运动,达到一定压入量,压装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棱锥为方锥,所述规则多边形包括方形,具体为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所述舵杆的外部以及舵杆承座和/或舵柄的通孔处设置有倒角或圆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其特征在于,舵杆与舵柄或舵杆承座连接的任一处的横截面均为规则多边形,所述舵杆安装在舵杆承座和/或舵柄中,所述舵杆承座和/或舵柄内部开设用于容纳舵杆的通孔,所述舵杆设置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的部分的截面积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菱锥连接形式舵杆,其特征在于,舵杆与舵杆承座和/或舵柄装配的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鑫周云龙赵伟龙侯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