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71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托台,所述托台前端面滑动安装有延展台,且托台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延展台位置的气缸,所述托台的后端面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上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与立板纵向滑动连接,且升降架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上水平滑动安装有悬吊架,所述悬吊架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检测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悬吊架上安装检测圈,方便通过检测圈来进行安装检测架组,保证检测架组可以沿着检测圈的方向对物品进行检测作业,而且检测圈可以通过转轴杆在悬吊架上转动调节,进而实现检测架组以不同角度检测的目的,进而达到增加检测物品种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损检测设备,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人工智能是指通过人工智能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应用于工业、航天等领域,通过人工智能使传统的手动机械逐渐变成自动化机械,如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他能够在自动化的状态对工业物品进行无损检测,替换掉传统的人工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2、现有公开号为cn11568435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无损检测装置,涉及压力容器检测
本申请包括:基架以及竖直转动设置在所述基架上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具有用于承载待测物的承载面;超声波接收器以及与所述基架相对固定设置并位于承载面上方的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朝向承载面,并与所述超声波接收器电性连接。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对单一特定种类的物品进行检测,例如对管道类物品进行检测的设备无法对摆放在检测台上的物品检测,反之对摆放在检测台上的物品也无法对长管类进行检测,因为两者的检测方向不同,同时现有的无损检测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物品进行移动或者转动才能保证检测更加全面,当遇到较长或者较重物品的时候往往参照操作不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托台,所述托台前端面滑动安装有延展台,且托台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延展台位置的气缸,所述托台的后端面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上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与立板纵向滑动连接,且升降架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上水平滑动安装有悬吊架,所述悬吊架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检测圈,且悬吊架上还安装有锁定检测圈的卡合组件,所述检测圈上安装有检测架组,所述检测架组上设置有驱动检测架组在检测圈上移动的驱动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设备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底座来进行安装托台,方便通过托台来进行安装立板,保证通过立板来进行安装升降架,保证升降架可以在立板上进行升降调节,同时通过在升降架上固定安装导轨架,方便通过导轨架来进行安装悬吊架,保证悬吊架可以在导轨架上灵活前后滑动来改变下端检测圈的位置,以便于检测圈可以套设在待测物品的外部,最后通过在检测圈上安装检测架,方便检测架可以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着检测圈的方向以后,进而达到对物品不同角度进行检测的目的,当检测圈竖直起来进行检测的时候就可以转动检测圈在悬吊架的角度,然后通过卡合组件进行锁定,这样就可以保证通过检测圈来改变检测架的检测方式,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易于满足不同的检测使用需求。

5、进一步的,所述托台包括顶板和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对称安装在顶板的下端面,且支撑框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供延展台安装的导轨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托台使用的时候顶板可以通过下端的支撑框来稳定的安装在底座上,同时通过对导轨槽的设置来保证延展台可以稳定的进行安装,通过延展台的设置来方便托台不够使用的时候可以抽拉延展台来增加物品摆放的宽度。

7、进一步的,所述延展台包括辅助台板和滑动安装在导轨槽中的滑轨,所述滑轨对称安装在辅助台板的侧面,且滑轨与辅助台板垂直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延展台需要使用的时候辅助台板可以通过滑轨来滑动安装在导轨槽中,保证在需要辅助台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抽拉辅助台来实现辅助支撑和摆放物品的效果。

9、进一步的,所述立板上对称开设有纵向滑槽,且立板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控制螺杆,所述控制螺杆的头部与立板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架安装在纵向滑槽中以后就可以方便通过控制螺杆来稳定调节相应的使用高度,同时通过对转动电机的设置来方便作为控制螺杆的动力源,驱动控制螺杆正向或者反向转动,后板是通过螺纹套来套设在控制螺杆上来进行配合连接使用的。

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包括后板和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滑动安装在纵向滑槽上,且活动块对称设置在后板的前端面,且活动块与后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板的中部设置有与控制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套,所述活动块的前端面安装有插套,所述插套与活动块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架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后板来将两端的活动块相互连接起来,保证两端的活动块可以滑动安装在纵向滑槽进行调节,同时通过对插套的设置来方便活动块与导轨架进行配合连接,易于导轨架通过插块来稳定安装和方便拆卸的目的。

13、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架包括凹形轨和与插套相配合的插块,所述插块对称设置在凹形轨的两端,且插块与凹形轨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轨架使用的时候凹形轨可以通过两端的插块来与插套进行插接,当凹形轨通过插块插接固定在插套中以后就可以保证凹形轨的水平状态,方便通过凹形轨来稳定安装滑板,易于滑板可以水平滑动调节。

15、进一步的,所述悬吊架包括滑板、竖直板和辅助块,所述竖直板垂直固定在滑板的下端面,所述辅助块设置在竖直板侧面靠近下端的位置,且辅助块与竖直板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悬吊架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滑板来悬吊竖直板,然后通过在吊竖直板的一侧安装辅助块,方便通过辅助块来进行安装转轴杆,易于转轴杆可以在辅助块上转动安装使用。

17、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安装在辅助块中部的十字架和提手环,所述十字架与辅助块纵向滑动连接,且十字架和辅助块之间还对称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提手环固定安装在十字架的头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合组件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十字架来滑动安装在辅助块的中部,同时通过支撑弹簧的设置来保证十字架可以始终处于向下卡合的状态,即保证十字架可以卡合在转轴杆的卡槽中,实现对转轴杆进行锁定的目的,同时当需要对转轴杆进行转动调节的时候可以通过提手环来未定的上拉十字架,进而实现解除对转轴杆的锁定。

19、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圈包括环形架和转轴杆,所述转轴杆固定安装在环形架的外侧面上,且转轴杆转动安装在辅助块上,且转轴杆外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十字架下端配合的卡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圈需要使用的时候环形架可以通过转轴杆来与辅助块转动配合起来,同时通过对卡槽的设置来实现与十字架下端对应卡合连接,转轴杆外侧面上的卡槽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位的角度进行开设,例如当在转轴杆外侧面上均匀开设12个卡槽的时候,则转轴杆每一次就可以调节30°,这样就可以保证检测圈在任意一个30°的位置进行固定来检测使用。

21、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架组包括活动架、轮组和超声波检测头,所述轮组对称安装在活动架上,且轮组与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超声波检测头固定安装在活动架的前端面,所述轮组包括外板、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安装有托台(2),所述托台(2)前端面滑动安装有延展台(3),且托台(2)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延展台(3)位置的气缸,所述托台(2)的后端面安装有立板(4),所述立板(4)上安装有升降架(5),所述升降架(5)与立板(4)纵向滑动连接,且升降架(5)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导轨架(6),所述导轨架(6)上水平滑动安装有悬吊架(7),所述悬吊架(7)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检测圈(8),且悬吊架(7)上还安装有锁定检测圈(8)的卡合组件(70),所述检测圈(8)上安装有检测架组(9),所述检测架组(9)上设置有驱动检测架组(9)在检测圈(8)上移动的驱动组件(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2)包括顶板(21)和支撑框(22),所述支撑框(22)对称安装在顶板(21)的下端面,且支撑框(22)与顶板(21)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1)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供延展台(3)安装的导轨槽(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台(3)包括辅助台板(31)和滑动安装在导轨槽(211)中的滑轨(32),所述滑轨(32)对称安装在辅助台板(31)的侧面,且滑轨(32)与辅助台板(31)垂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4)上对称开设有纵向滑槽(41),且立板(4)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2),所述转动电机(42)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控制螺杆(421),所述控制螺杆(421)的头部与立板(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5)包括后板(51)和活动块(52),所述活动块(52)滑动安装在纵向滑槽(41)上,且活动块(52)对称设置在后板(51)的前端面,且活动块(52)与后板(51)固定连接,所述后板(51)的中部设置有与控制螺杆(421)相配合的螺纹套(511),所述活动块(52)的前端面安装有插套(521),所述插套(521)与活动块(5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架(6)包括凹形轨(61)和与插套(521)相配合的插块(62),所述插块(62)对称设置在凹形轨(61)的两端,且插块(62)与凹形轨(6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架(7)包括滑板(71)、竖直板(72)和辅助块(73),所述竖直板(72)垂直固定在滑板(71)的下端面,所述辅助块(73)设置在竖直板(72)侧面靠近下端的位置,且辅助块(73)与竖直板(7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70)包括安装在辅助块(73)中部的十字架(701)和提手环(702),所述十字架(701)与辅助块(73)纵向滑动连接,且十字架(701)和辅助块(73)之间还对称安装有支撑弹簧(703),所述提手环(702)固定安装在十字架(701)的头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圈(8)包括环形架(81)和转轴杆(82),所述转轴杆(82)固定安装在环形架(81)的外侧面上,且转轴杆(82)转动安装在辅助块(73)上,且转轴杆(82)外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十字架(701)下端配合的卡槽(8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组(9)包括活动架(91)、轮组(92)和超声波检测头(93),所述轮组(92)对称安装在活动架(91)上,且轮组(92)与活动架(91)滑动连接,所述超声波检测头(93)固定安装在活动架(91)的前端面,所述轮组(92)包括外板(921)、滑轮杆(922)和支撑轮(923),所述外板(921)和活动架(91)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拉绳(924),所述滑轮杆(922)垂直固定在外板(921)的中心处,所述支撑轮(923)转动安装在滑轮杆(922)的头部,所述驱动组件(90)包括驱动轮(901)和用于带动驱动轮(901)转动的驱动电机(902),所述驱动轮(901)转动安装在活动架(91)中部,所述驱动电机(902)固定安装在活动架(91)的外侧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安装有托台(2),所述托台(2)前端面滑动安装有延展台(3),且托台(2)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延展台(3)位置的气缸,所述托台(2)的后端面安装有立板(4),所述立板(4)上安装有升降架(5),所述升降架(5)与立板(4)纵向滑动连接,且升降架(5)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导轨架(6),所述导轨架(6)上水平滑动安装有悬吊架(7),所述悬吊架(7)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检测圈(8),且悬吊架(7)上还安装有锁定检测圈(8)的卡合组件(70),所述检测圈(8)上安装有检测架组(9),所述检测架组(9)上设置有驱动检测架组(9)在检测圈(8)上移动的驱动组件(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2)包括顶板(21)和支撑框(22),所述支撑框(22)对称安装在顶板(21)的下端面,且支撑框(22)与顶板(21)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1)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供延展台(3)安装的导轨槽(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台(3)包括辅助台板(31)和滑动安装在导轨槽(211)中的滑轨(32),所述滑轨(32)对称安装在辅助台板(31)的侧面,且滑轨(32)与辅助台板(31)垂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4)上对称开设有纵向滑槽(41),且立板(4)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2),所述转动电机(42)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控制螺杆(421),所述控制螺杆(421)的头部与立板(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5)包括后板(51)和活动块(52),所述活动块(52)滑动安装在纵向滑槽(41)上,且活动块(52)对称设置在后板(51)的前端面,且活动块(52)与后板(51)固定连接,所述后板(51)的中部设置有与控制螺杆(421)相配合的螺纹套(511),所述活动块(52)的前端面安装有插套(521),所述插套(521)与活动块(52)固定连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琳林欣玉许家豪孟新智孙翔宇沙子欢徐哲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