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2494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荧光探针为2‑(2‑6‑(二乙氨基)‑1,2‑二氢环戊[b]色烯‑3‑基)乙烯基)‑3‑乙基‑1,1‑二甲基‑1H‑苯并[e]吲哚‑3‑鎓盐。该荧光探针含有乙烯基键和单键两种转子基元,有利于探针敏感地响应粘度的变化。探针在高粘度溶剂中具有较长的发射波长,可达到787nm,荧光穿透性强、背景干扰低,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且探针对高粘度溶剂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因此该探针可应用于对液态食品粘度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态食品粘度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液态食品安全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液体腐败变质通常发生在长期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各种食源性疾病都可能由液体腐败变质引起,因此液体安全检查变得至关重要。通常,商业液态食品由各种营养添加剂组成,如阳离子、阴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这些基本成分在维持液态食品体内外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液态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细菌、霉菌、酵母菌的生长依赖于上述营养物质,从而导致液体微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粘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环境物理参数,在变质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粘度增量的检测与腐败程度的评估直接相关。

2、传统的粘度检测手段主要有粘度计测量等,它们通常需要复杂的预处理过程、耗时的检测程序且对样品消耗量和破坏性大。另外,上述方法对于操作人员的技能、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设备的依赖性强,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近年来,荧光探针因其成本低、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无损检测、实时成像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和荧光示踪等领域。此外,具有长波长发射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自发荧光干扰水平低和成像信噪比高等优点,正在成为监测环境中一些物理或化学指标的有效手段。

3、目前已开发了一些用于粘度检测的荧光探针。例如,专利cn 114957041 a《一种检测工业润滑油粘度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设计了一种以水杨醛和2-(5,6-二氯-3-氧代茚满-1-亚基)丙二腈进行脑文格缩合而成d-a结构的粘度检测荧光探针。该探针电子供体芳环上的乙酯基使得其具有适当的亲脂性、柔性和空间位阻,探针分子在润滑油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可应用于对工业润滑油粘度的检测。但是该探针在99%丙三醇/水体系中荧光强度较0%丙三醇/水体系增强不到10倍,这反映了该探针对于粘度响应的灵敏度较差,难以应用于液体微环境微小粘度变化的检测;并且该探针的发射波长较短位于可见光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专利cn 115215864 a《一种检测饮品粘度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开发了一种以溴代苯并咪唑和吲哚鎓作为双吸电基团以及甲氧基苯基作为供电基团的粘度响应荧光探针,随着高粘度溶剂丙三醇的比例增加,探针在570nm处的荧光增强,从而实现对于粘度的检测。虽然该探针能达到40倍的荧光增强,可以灵敏响应粘度的变化,但同样其吸收和发射波长较短,没有达到近红外区。具有近红外区域发射波长的荧光探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中蛋白质和纤维素等物质自发荧光对于检测产生的干扰,从而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专利cn 114790388 a《四氢萘酮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在脂滴成像中的应用》制备了一种由四氢萘酮衍生物基团作为电子供体共轭连接一个拉电子的对硝基苯乙腈d-a结构的分子,用于细胞或组织中脂滴的荧光成像。虽然该荧光探针发射位于近红外区,但其荧光增强幅度仅为12倍左右,难以灵敏响应液体微环境粘度变化。因此,制备一种同时具有近红外发射波长和高粘度下荧光强度大幅增强的荧光探针对于能操作简便、准确灵敏检测液态食品粘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为提供一种能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并提供该探针的制备方法以及该探针在检测液态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粘度变化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荧光探针在高粘度溶剂中具有近红外长波长发射,减轻了短波长的探针所具有的荧光干扰问题;此外,探针含有两种转子基元有利于敏感地响应液态食品的粘度变化。

2、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探针的分子式为c33h35n2o+,具体结构如下:

4、

5、本专利技术提供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将化合物6-(二乙氨基)-1,2-二氢环戊[b]色烯-3-甲醛、3-乙基-1,1,2-三甲基-1h-苯并[e]吲哚-3-鎓盐及乙酸钠溶于乙酸酐中,通入惰性气体使反应体系于惰性气氛中,在加热下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纯化得到所述荧光探针。

7、优选地,所述化合物6-(二乙氨基)-1,2-二氢环戊[b]色烯-3-甲醛与3-乙基-1,1,2-三甲基-1h-苯并[e]吲哚-3-鎓盐的摩尔比为1:(1-1.2)。

8、优选地,所述化合物6-(二乙氨基)-1,2-二氢环戊[b]色烯-3-甲醛与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2-2.5)。

9、优选地,每mmol化合物6-(二乙氨基)-1,2-二氢环戊[b]色烯-3-甲醛加入的乙酸酐的量为(8-10)ml。

10、优选地,所述惰性气氛为对体系抽真空充氮气,并重复至少三次,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11、优选地,所述在加热下搅拌反应的温度为(80-90)℃。

12、优选地,所述在加热下搅拌反应的时间为(0.5-1)h。

13、优选地,所述纯化的方法为硅胶层析。

14、优选地,所述硅胶层析使用的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甲醇。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在检测液态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粘度变化的应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荧光探针的突出优点包括:

17、(1)本专利技术的荧光探针具有a-d-d型结构,因此具有较长的发射波长,在响应高粘度溶剂(甘油)后由于分子内运动受限,分子内的电子推拉效应显著增强因而发射近红外区的荧光,相比于其他一些短波长的探针来说,该探针能有效降低液态食品中蛋白质和纤维素等物质可能产生的自发荧光干扰。此外,由于发光在近红外区,检测深度大幅增加,可以有效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变化。

18、(2)本专利技术的荧光探针含有多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转子基元,可以敏感地检测粘度的变化。随着环境粘度的增加,乙烯基键和单键的自由旋转受到限制,荧光强度随之增加,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可表征粘度的变化。

19、(3)本专利技术的荧光探针的抗干扰能力强,对液态食品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离子、氨基酸和食品添加剂等没有响应,对高粘度溶剂(甘油)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所以该探针应用于液态食品粘度检测时,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靠性高。

20、(4)本专利技术的荧光探针化学稳定性好。其分子结构简单,其中的乙烯基键和二乙基氨基上的单键能够承担分子内转子的作用而实现对粘度的响应性,无需其他更复杂的转子结构,因此本探针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制造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和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分子式为C34H37N2O+,具有如下结构式:

2.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6-(二乙氨基)-1,2-二氢环戊[b]色烯-3-甲醛与3-乙基-1,1,2-三甲基-1H-苯并[e]吲哚-3-鎓盐的摩尔比为1:(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6-(二乙氨基)-1,2-二氢环戊[b]色烯-3-甲醛与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2-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mmol化合物6-(二乙氨基)-1,2-二氢环戊[b]色烯-3-甲醛加入的乙酸酐的量为(8-10)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加热下搅拌反应的温度为(80-90)℃;所述在加热下搅拌反应的时间为(0.5-1)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的方法为硅胶层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析的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甲醇。

10.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在检测液态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粘度变化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分子式为c34h37n2o+,具有如下结构式:

2.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6-(二乙氨基)-1,2-二氢环戊[b]色烯-3-甲醛与3-乙基-1,1,2-三甲基-1h-苯并[e]吲哚-3-鎓盐的摩尔比为1:(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6-(二乙氨基)-1,2-二氢环戊[b]色烯-3-甲醛与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2-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液态食品粘度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m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钫周文义邓高伟吴水珠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