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基加固方法,具体为一种用于黄土填方路基加固的竹筋格栅及其加固方法,属于路基加固。
技术介绍
1、大量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在黄土地区相继展开。高陡沟壑内的黄土高填方工程可能会导致填土与原状土间过大的差异沉降,从而使道路产生裂缝。
2、解决交界面差异沉降过大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在两种土体交界面处铺设加筋材料,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5679763a所公开的一种用于海堤软土路基加固的竹排及其绑扎方法,采用组合竹排作为“筏板”基础加固处理后,满足设计准则规定的路堤填筑过程中最小稳定安全系数,避免了路基加载初期软土地基失稳,可以均匀分散路堤填土载荷、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确保路堤在填筑过程中的稳定性,竹筋格栅具有低碳、环保、经济等优点,且力学性能优良,但直接将竹排埋入填土内,竹排容易因受到腐蚀而失去原有作用,无法长期保持解决由于黄土填方路基填土与原状土间差异沉降较大,造成填筑后路面发生开裂的技术问题,另外,对于竹排的具体施工方案,未能够确定较为合适的竹筋间距,这都使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大大增加,施工速度慢,工程造价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黄土填方路基加固的竹筋格栅,包括纵肋(1)和横肋(2),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肋(1)与横肋(2)呈交叉状设置,且所述纵肋(1)与横肋(2)在纵横交接处捆绑有铁丝(3)以固定形成格栅,所述横肋(2)外凸的一端设置为锚固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筋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肋(1)与横肋(2)选用4-5年生,胸高直径50-60mm的毛竹,加工成宽度为40-50mm,厚度为5-6mm的竹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筋格栅,其特征在于:每个格栅的所述纵肋(1)长度为1.4-1.5m,插入原状土中的深度为0.4-0.5m,铺设于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黄土填方路基加固的竹筋格栅,包括纵肋(1)和横肋(2),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肋(1)与横肋(2)呈交叉状设置,且所述纵肋(1)与横肋(2)在纵横交接处捆绑有铁丝(3)以固定形成格栅,所述横肋(2)外凸的一端设置为锚固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筋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肋(1)与横肋(2)选用4-5年生,胸高直径50-60mm的毛竹,加工成宽度为40-50mm,厚度为5-6mm的竹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筋格栅,其特征在于:每个格栅的所述纵肋(1)长度为1.4-1.5m,插入原状土中的深度为0.4-0.5m,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舟,杜子博,李永林,张景伟,丁孟翔,杨发林,徐帅,潘韶宇,彭久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