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别利用D-木糖和D-葡萄糖全细胞催化合成D-核糖和D-阿洛糖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分别利用D-木糖和D-葡萄糖全细胞催化合成D-核糖和D-阿洛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174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别利用D‑木糖和D‑葡萄糖全细胞催化合成D‑核糖和D‑阿洛糖的方法。涉及生物化工领域,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了携带有D‑葡萄糖异构酶(AcceGI)基因、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CcDPEase)基因和L‑鼠李糖异构酶(Bs‑L‑RhI)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a(PB)N‑CcDPEase‑AcceGI‑Bs‑L‑RhI;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构建出工程菌BL21/pET28a(PB)N‑CcDPEase‑AcceGI‑Bs‑L‑RhI。该菌含有将D‑木糖转化为D‑核糖和D‑葡萄糖转化为D‑阿洛糖的完整途径,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可以直接将D‑木糖转化为D‑核糖,将D‑葡萄糖转化为D‑阿洛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BL21/pET28a(PB)N‑CcDPEase‑AcceGI‑Bs‑L‑RhI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可以将50g/L D‑木糖合成了6.6g/L D‑核糖,将50g/LD‑葡萄糖合成了4.19g/L D‑阿洛糖。本研究进一步的转化工艺优化有望大幅提高D‑核糖和D‑阿洛糖的产量和转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别利用d-木糖和d-葡萄糖全细胞催化合成d-核糖和d-阿洛糖的方法。


技术介绍

1、d-核糖是一种简单的含有5个碳原子的单糖或戊糖,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的重要组成物质,d-核糖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核苷酸、多种辅酶和遗传物质核酸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的结构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前景。d-核糖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营养保健、临床营养等领域。在医药领域,d-核糖是多种核苷类、抗肿瘤等多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和起始原料,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中近50%是核苷类药物,比如卡培他滨、替卡格雷和瑞德西韦,均使用d-核糖作中间体和起始原料。在食品应用领域,d-核糖能够合成新型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呈味核苔酸可作为一种营养品,可作食品添加剂为提高身体素质提供核心物质基础。在临床营养和体育运动营养方面,d-核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营养(心脏病患者辅助治疗、肌纤维疼痛综合症)、抗高原缺氧等产品上。d-核糖在体育运动营养方面具有抗疲劳、耐缺氧的作用。

2、合成d-核糖的最早方法涉及酶水解,或从葡萄糖、阿拉伯糖、葡糖酸和木糖化学合成,但是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转化率很低、纯化复杂、易造成环境污染等不足,因此没有取得太大的商业成功。d-核糖的生物合成发生在戊糖磷酸途径(ppp)中。转酮醇酶基因tkt的缺失会导致d-核糖在多种微生物中积累,包括酿酒酵母、大肠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ppp途径发酵副产物多,合成d-核糖需要消耗atp,产品难分离,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且只有转酮醇酶缺陷型芽孢杆菌菌株才能产生d-核糖。

3、d-阿洛糖具有低热量、低吸收、抗龋齿、降血糖、改善肠道菌群及良好的理化性质等优点。d-阿洛糖被发现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此外,d-阿洛糖已被发现具有潜在的抗癌特性,并已被研究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能力。d-阿洛糖还被发现可以抵抗氧化应激,改善心血管健康。d-阿洛糖对叶状中性粒细胞有重要抑制作用,且无其它有害副作用,这就意味着d-阿洛糖可能能够作为器官和组织移植后的一种免疫抑制剂。d-阿洛糖还是合成lna(锁核酸)单体、阿洛糖醇和氟代糖的重要原料,其应用领域涉及核苷类抗艾滋病、抗癌和抗真菌药物等。

4、d-阿洛糖的合成途径有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化学法通常会产生多种副产物,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也是一个挑战,相比之下,生物合成具有专一性高、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符合绿色制造的理念。目前,大多数关于d-阿洛糖生物生产的研究是基于izumoring酶促级联作为通过单糖之间的酶催化差向异构化合成稀有糖的策略。虽然可逆差向异构化导致底物转化率低,但该方法仍是制备稀有糖的最佳选择,并已成功应用于d-果糖合成d-阿洛酮糖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别利用d-葡萄糖和d-木糖制备d-核糖和d-阿洛糖的方法,利用d-葡萄糖异构酶(accegi,seq id no:1)、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ccdpease,seq id no:2)、l-鼠李糖异构酶(bs-l-rhi,seq id no:3),构建共表达质粒,构建出产d-核糖和d-阿洛糖的工程菌,从而实现分别以廉价底物d-木糖和d-葡萄糖直接合成d-核糖和d-阿洛糖。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别利用d-木糖和d-葡萄糖全细胞合成d-核糖和d-阿洛糖的方法,所述d-核糖和d-阿洛糖合成方法以大肠杆菌为底盘细胞,构建全细胞催化剂将d-木糖转化为d-核糖,将d-葡萄糖转化为d-阿洛糖。

4、可选的,所述的大肠杆菌为大肠杆菌bl21(de3)。

5、可选的,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构建方法如下:将来源于acidothermuscellulolyticus 11b的d-葡萄糖异构酶编码基因(accegi,seq id no:1)和来源于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h10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编码基因(ccdpease,seqid no:2)分别使用一步克隆试剂盒(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克隆到载体pet28a(pb)的bamhi和hindiii位点之间得到重组质粒pet28a(pb)n-ccdpease-accegi;pcr扩增异构酶编码基因:(bs-l-rhi,seq id no:6),用nhei消化pet28a(pb)-ccdpease-accegi,用dpni消化(bs-l-rhi,seq id no:6),将上述消化后的(bs-l-rhi,seq id no:6)使用一步克隆试剂盒(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克隆到载体pet28a(pb)-ccdpease-accegi的nhei位点(所用引物见表1)得到重组质粒pet28a(pb)n-ccdpease-accegi-bs-l-rhi(如图2所示)。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即得到重组大肠杆菌bl21/pet28a(pb)n-ccdpease-accegi-bs-l-rhi。该重组菌株可用于制备全细胞催化剂,将d-木糖合成为d-核糖,将d-葡萄糖转化为d-阿洛糖。

6、可选的,上述重组菌株bl21/pet28a(pb)n-ccdpease-accegi-bs-l-rhi将d-木糖和d-葡萄糖分别转化为d-核糖和d-阿洛糖的条件为:将重组菌株在lb培养基中37℃、200rpm条件下培养过夜,以2%(v/v)的接种量转接到装有25ml新鲜lb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37℃、200rpm条件下培养至对数期。添加终浓度为500μm的iptg,在25℃、200rpm条件下继续培养12h。将上述诱导后的体系在4℃、4000rpm条件下离心5min,收集菌体,使用灭菌的超纯水洗涤菌体去除培养基,然后使用20mm、ph为7.5的磷酸盐缓冲液(pbs)重悬菌体,即得到静息细胞,可作为全细胞催化剂用于后续反应。

7、可选的,所述的d-葡萄糖50g/l、d-木糖50g/l。

8、可选的,所述的转化条件为65℃反应4-36h。

9、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专利技术使用廉价的原料d-葡萄糖和d-木糖作为底物,大大降低了d-核糖和d-阿洛糖的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

11、(2)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磷酸戊糖途径生产d-核糖,反应过程单一,且不消耗能量,反应副产物少,便于后续的分离纯化。

12、(3)全细胞转化相较于酶法催化,避免了繁琐的酶的纯化步骤及辅因子等一系列问题,且反应条件温和,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别利用D-木糖和D-葡萄糖全细胞催化合成D-核糖和D-阿洛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以D-木糖和D-葡萄糖为底物,以大肠杆菌为底盘细胞,利用D-葡萄糖异构酶(AcceGI,SEQ ID NO:1)、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CcDPEase,SEQ ID NO:2)、L-鼠李糖异构酶(Bs-L-RhI,SEQ ID NO:3),将D-木糖和D-葡萄糖分别转化为D-核糖和D-阿洛糖(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化途径,其特征在于(1)来源于Acidothermuscellulolyticus 11B的D-葡萄糖异构酶编码基因(AcceGI,SEQ ID NO:4);(2)来源于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H10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编码基因(CcDPEase,SEQID NO:5);(3)来源于Bacillus subtilis 168的L-鼠李糖异构酶编码基因(Bs-L-RhI,SEQID NO: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核糖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粒pET28a(PB)N(序列如SEQ ID NO:7)为上述转化途径的表达载体,构建出含有所有途径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a(PB)N-CcDPEase-AcceGI-Bs-L-RhI。

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表达宿主,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含有所有途径基因的工程菌株BL21/pET28a(PB)N-CcDPEase-AcceGI-Bs-L-Rh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核糖和D-阿洛糖全细胞合成方法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转化条件如下:(1)在LB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重组工程菌至OD600=0.6-0.8,添加终浓度为0.5mM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25℃,200rpm条件下诱导基因表达12h;(2)在4℃,4000rpm条件下离心收集菌体,使用灭菌的超纯水洗涤菌体去除培养基,然后使用20mM、pH为7.5的磷酸盐缓冲液(PBS)重悬菌体,即得到静息细胞;(3)分别以D-木糖和D-葡萄糖作为底物,添加终浓度为1mM CoCl2和20mM MgCl2作为催化离子,65℃反应4-36h;(4)使用离子色谱仪分别分析D-核糖和D-阿洛糖的产量。

6.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5,工程菌株BL21/pET28a(PB)N-CcDPEase-AcceGI-Bs-L-RhI能分别催化50g/L D-木糖生成6.6g/L D-核糖,50g/L D-葡萄糖生成4.19g/L D-阿洛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别利用d-木糖和d-葡萄糖全细胞催化合成d-核糖和d-阿洛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以d-木糖和d-葡萄糖为底物,以大肠杆菌为底盘细胞,利用d-葡萄糖异构酶(accegi,seq id no:1)、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ccdpease,seq id no:2)、l-鼠李糖异构酶(bs-l-rhi,seq id no:3),将d-木糖和d-葡萄糖分别转化为d-核糖和d-阿洛糖(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化途径,其特征在于(1)来源于acidothermuscellulolyticus 11b的d-葡萄糖异构酶编码基因(accegi,seq id no:4);(2)来源于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h10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编码基因(ccdpease,seqid no:5);(3)来源于bacillus subtilis 168的l-鼠李糖异构酶编码基因(bs-l-rhi,seqid no: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核糖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粒pet28a(pb)n(序列如seq id no:7)为上述转化途径的表达载体,构建出含有所有途径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a(pb)n-ccdpease-accegi-bs-l-rhi。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永坤许敬亮董寒玉赵安琪熊文龙张申阿拉牧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