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63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染色装置,包括废液腔、染色槽和染色液腔,废液腔用于收集对昆虫虫体、动物组织等样品染色后产生的废液,染色槽设置在废液腔内,染色槽内设有过滤网,染色槽底部与废液腔相连通,染色液腔底部与废液腔连接,染色液腔内设有底盖,底盖上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一出液口与染色槽连通,染色液腔上活动连接有上盖。本技术通过在染色槽内设置过滤网,染色槽设置在废液腔内,将待染色样品放在过滤网上,染色时过滤网阻挡样品掉落至下层废液腔内,只有染色废液漏至下层废液腔进行收集,避免染色废液直排污染环境,同时实现样品和染色废液的快速分离,防止样品随染色液排走,方便对样品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提高制作玻片标本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和生物,具体是涉及一种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生物、医学实验中需要经常对小型昆虫或动物组织的样品进行玻片标本制作才能在生物显微镜下更清晰的观察其细微的结构特征,而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需要对标本样品进行染色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例如在制作蚧虫玻片标本过程中,需将体内脂肪清理干净的蚧虫样品放入染色盘中直接滴加染色用的试剂进行染色,但由于蚧虫的虫体非常小,染色一段时间后,虫体颜色与染色液一致,很难在染色液中找寻到蚧虫虫体,如果同时染色多头蚧虫样品,分离起来非常的麻烦,极易丢失,尤其是珍贵稀少的蚧虫样品,无法再次取样染色制片,将严重影响实验效率和结果,而且染色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不易收集,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2、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染色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染色装置,包括废液腔、染色槽和染色液腔,所述废液腔用于收集对玻片标本制作过程中的染色后产生的废液,所述染色槽设置在所述废液腔内的上部,所述染色槽内设有用于放置玻片标本制作过程中的的过滤网,所述染色槽底部与所述废液腔相连通,所述染色液腔底部与所述废液腔顶部连接,所述染色液腔内固定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染色槽连通,所述染色液腔上活动连接有上盖。使用时,将玻片标本制作过程中的样品放在染色槽的过滤网上,染色液腔与废液腔对接,染色液从第一出液口进入染色槽内,对虫体组织样品进行染色,染色时通过过滤网阻挡蚧虫样品掉落至下层的废液腔内,只有染色废液漏出进行收集,有效避免染色废液直排污染环境,同时实现已染色的样品和染色废液的快速分离,防止虫体组织随染色液排走丢失,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下一步地操作。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液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包括阀片、连接座、扭簧和顶杆,所述阀片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内径相对应,所述阀片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阀片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抵接,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底盖上,所述顶杆固定在所述上盖上,所述顶杆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内径,并与所述阀片相对应。通过旋转上盖,上盖携带顶杆向下移动穿过第一出液口顶开阀片,即可控制染色液腔内的染色液流至染色槽内。

4、进一步地,所述废液腔外壁可转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设有螺纹槽,所述废液腔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染色槽侧壁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槽,并架设在所述螺纹槽内。通过废液腔与套筒相对旋转时,能够带动染色槽在废液腔内进行升降,方便操作人员拿出或放置虫体组织样品至染色槽内。

5、进一步地,所述染色槽的底板上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包括阀座、阀芯和拉绳,所述阀座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内,所述阀芯底部设有拉耳,所述拉耳上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拉耳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染色槽底部固定,所述阀座侧壁开设有若干出口,所述拉绳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废液腔底部连接。当染色槽上升至废液腔顶端时,拉绳拉住阀芯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出液口与阀座上的出口自动连通,从而把染色槽内的废液排出与虫体组织样品进行分离。

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呈“z”形结构,并竖直对称设置在所述废液腔上部侧壁,所述限位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杆水平对称设置在所述染色槽外侧壁,当所述废液腔与所述套筒相对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染色槽进行升降,方便操作人员取出虫体组织样品。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采用800目的不锈钢筛网,使得蚧虫虫体组织样品无法掉落至下层的废液腔内。

8、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部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染色液腔下部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使得所述染色槽与所述套筒进行螺纹连接,通过螺纹对接,方便拆装。

9、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下部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染色液腔上部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配合,使得所述染色液腔与所述上盖进行螺纹连接,上盖整体可以旋转取下,方便补充添加染色液。

10、进一步地,所述废液腔、所述染色槽和所述染色液腔均为中空圆柱结构,并且均采用透明的高硼硅玻璃制成,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内部情况。

11、进一步地,所述废液腔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设有堵头,通过拔出堵头,即可排出废液腔内的废液。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染色槽内设置过滤网,将染色槽设置在废液腔内,将待染色的昆虫虫体、动物组织等样品放在染色槽的过滤网上,并将染色液腔对接到废液腔顶部,然后将染色液腔内的染色液打开从第一出液口进入染色槽内,对昆虫虫体、动物组织等样品进行染色,染色时通过过滤网阻挡昆虫虫体、动物组织等样品掉落至下层的废液腔内,只有染色废液漏至下层的废液腔内进行收集,避免染色废液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同时实现昆虫虫体、动物组织等样品和染色废液的快速分离,防止虫体组织随染色液排走丢失,更易分离找寻到已染色的虫体组织,更方便快捷对虫体组织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提高实验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包括阀片、连接座、扭簧和顶杆,所述阀片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内径相对应,所述阀片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阀片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抵接,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底盖上,所述顶杆固定在所述上盖上,所述顶杆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内径,并与所述阀片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腔外壁可转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设有螺纹槽,所述废液腔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染色槽侧壁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槽,并架设在所述螺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槽的底板上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包括阀座、阀芯和拉绳,所述阀座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内,所述阀芯底部设有拉耳,所述拉耳上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拉耳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染色槽底部固定,所述阀座侧壁开设有若干出口,所述拉绳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废液腔底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呈“Z”形结构,并竖直对称设置在所述废液腔上部侧壁,所述限位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杆水平对称设置在所述染色槽外侧壁,当所述废液腔与所述套筒相对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染色槽进行升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采用800目的不锈钢筛网。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部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染色液腔下部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使得所述染色槽与所述套筒进行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下部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染色液腔上部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配合,使得所述染色液腔与所述上盖进行螺纹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腔、所述染色槽和所述染色液腔均为中空圆柱结构,并且均采用透明的高硼硅玻璃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腔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设有堵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包括阀片、连接座、扭簧和顶杆,所述阀片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内径相对应,所述阀片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阀片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抵接,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底盖上,所述顶杆固定在所述上盖上,所述顶杆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内径,并与所述阀片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腔外壁可转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设有螺纹槽,所述废液腔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染色槽侧壁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槽,并架设在所述螺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槽的底板上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包括阀座、阀芯和拉绳,所述阀座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内,所述阀芯底部设有拉耳,所述拉耳上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拉耳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染色槽底部固定,所述阀座侧壁开设有若干出口,所述拉绳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废液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展册杜智欣杨昆蔡波钟勇孙双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