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0552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属于集成电路微纳电子器件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过程中,在室温下对器件源/漏接触面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成功提升了氧化物晶体管的迁移率和驱动电压,并改善了源/漏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氧化物晶体管性能优异,具有实际应用潜力,且工艺步骤简单、制备温度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微纳电子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氧化物晶体管由于其较优的器件性能、极佳的均匀性以及适用于大面积且低温工艺的特性,取得了业界的大量关注,特别是在高端平板显示器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然而,对显示应用而言,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对晶体管的迁移率和驱动电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氧化物晶体管的迁移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目前常用的改善器件性能的方法是热退火,此方法能够有效地调节材料内部的氧空位含量,从而使氧化物晶体管表现出良好的器件特性。然而,热退火的温度过高(>300℃),不利于氧化物晶体管在柔性显示方面的应用,因此,需要探索替代的低温工艺。等离子体处理是有效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等离子体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改善表面化学活性、表面粗糙度和氧空位浓度,具有操作温度低、反应时间短,且仅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的优势。此外,已知晶体管源/漏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对迁移率有很大的影响。降低表面粗糙度有助于减小载流子散射问题,进而降低源/漏接触电阻并提升器件迁移率。因此,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源/漏接触面是一种可行且具有研究价值的氧化物晶体管性能优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工艺改善氧化物晶体管性能。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4、1)将衬底依次置于丙酮、乙醇、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清洗;

5、2)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衬底表面淀积栅电极;

6、3)采用原子层淀积工艺,在栅电极上淀积绝缘层电介质;

7、4)采用原子层淀积工艺,在绝缘层电介质上淀积有源层;

8、5)光刻图形化源/漏电极区域;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对源/漏电极区域进行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9、5-1)将衬底固定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反应腔内托盘;

10、5-2)设置反应腔的气压不大于60帕;

11、5-3)向反应腔通入气体,控制进气量为0.4-0.6公升/分钟,使反应腔的工作气压稳定为70-90帕;

12、5-4)设置射频电源功率为30-150瓦,处理时间为0.5-5分钟;

13、6)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处理后的有源层上淀积源/漏电极,完成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

14、进一步,所述步骤5-3)中的气体为氧气、氩气或氦气。

15、进一步,栅电极为al、ti、mo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透明导电薄膜ito、azo等导电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栅电极厚度为100-500纳米。

16、进一步,绝缘层电介质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铪等氧化物绝缘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绝缘层电介质厚度为30-300纳米。

17、进一步,有源层为氧化锌或掺杂氧化锌薄膜,所述有源层厚度为10-100纳米。对于掺杂氧化锌,掺杂元素为铝、锡、钼、钛等金属元素,硅、碳、磷等无机非金属元素,或镧、铒等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掺杂氧化锌薄膜中掺杂元素的含量为:掺杂元素0.1%-20%。

18、进一步,源/漏电极为al、ti、mo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透明导电薄膜ito、azo等导电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源/漏电极厚度为100-500纳米。

19、本专利技术在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过程中,在室温下对器件有源层上的源/漏接触面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成功提升了氧化物晶体管的迁移率和驱动电压,并改善了源/漏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

2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21、(一)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晶体管迁移率和驱动电流,为我国集成电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2、(二)本专利技术采用磁控溅射、原子层淀积工艺和等离子体处理工艺替代热退火工艺,步骤简单、制备温度低、成本低。

23、(三)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氧化物晶体管性能优异,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3)中的气体为氧气、氩气或氦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为氧化锌或掺杂氧化锌薄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氧化锌薄膜的掺杂元素为铝、锡、钼、钛金属元素、或硅、碳、磷无机非金属元素、或镧、铒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氧化锌薄膜的掺杂元素的含量为:0.1%-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的厚度为10-100纳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电极为Al、Ti、Mo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透明导电薄膜ITO、AZO导电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栅电极的厚度为100-500纳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电介质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铪绝缘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绝缘层电介质的厚度为30-300纳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电极为Al、Ti、Mo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者透明导电薄膜ITO、AZO导电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源/漏电极的厚度为100-500纳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3)中的气体为氧气、氩气或氦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为氧化锌或掺杂氧化锌薄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氧化锌薄膜的掺杂元素为铝、锡、钼、钛金属元素、或硅、碳、磷无机非金属元素、或镧、铒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氧化锌薄膜的掺杂元素的含量为:0.1%-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德栋易庭甄解靖烨许登钦张鸣鹤张兴刘力锋王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