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可重构流水线架构的全代码段无死锁编译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38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可重构流水线架构的全代码段无死锁编译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目标代码进行前端编译,生成软件中间表达;将硬件阵列抽象为硬件中间表达;基于软件中间表达和硬件中间表达,采用三段式模型,对动态可重构流水线架构的编译流程进行第一阶段死锁分析,获得执行时间差,并生成算子路由与排布结果;再进行第二阶段死锁静态判断,生成每个处理单元的配置信息;进行配置信息翻译后运行每个处理单元,在运行时动态获得数据时间差;对动态可重构流水线架构的编译流程进行第二阶段死锁动态判断,若第二阶段死锁动态判断结果为存在死锁,为处理单元动态分配额外寄存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兼顾高数据吞吐率和高编译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尤其涉及一种动态可重构流水线架构的全代码段无死锁编译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信息、大模型计算等新兴应用对于集成电路芯片的性能需求在不断提升,这些应用不仅数据量庞大,而且复杂程度高。但由于芯片制程逐渐靠近物理极限,制造技术的提升已跟不上摩尔定律的预测,登纳德定律预测的能量效率提升则已经彻底失效,芯片性能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于芯片架构设计与计算资源调度的优化。以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粗粒度可重构处理架构(cgra)为代表的可重构芯片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相比于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等通用芯片,其资源可重构的特性赋予了其对于不同应用的高适应性,同时其阵列化的计算与路由资源也保证了良好的并行计算能力。但该领域缺乏系统性的高效编译流程,使得可重构芯片的潜在计算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在面对如今控制流较为复杂的应用。虽然可以利用对于规则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可重构流水线架构的全代码段无死锁编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软件中间表达和硬件中间表达,采用三段式模型,对动态可重构流水线架构的编译流程进行第一阶段死锁分析,获得执行时间差,并生成算子路由与排布,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执行时间差进行约束,获得算子路由与排布结果,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段式模型,根据算子路由与排布结果进行第二阶段死锁静态判断,生成每个处理单元的配置信息,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理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可重构流水线架构的全代码段无死锁编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软件中间表达和硬件中间表达,采用三段式模型,对动态可重构流水线架构的编译流程进行第一阶段死锁分析,获得执行时间差,并生成算子路由与排布,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执行时间差进行约束,获得算子路由与排布结果,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段式模型,根据算子路由与排布结果进行第二阶段死锁静态判断,生成每个处理单元的配置信息,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理单元内寄存器数量不够时,采用缺量寄存器策略,生成每个处理单元的配置信息,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二阶段死锁静态判断结果为不存在死锁,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溢朱建峰魏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