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储能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034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储能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导电骨料,所述导电骨料包括原始骨料及形成在所述原始骨料表面的导电薄膜,所述导电薄膜包括碳纳米管和聚合物;使所述导电骨料和导电碳纤维均匀混合,得到所述导电碳纤维与所述导电骨料搭接的导电骨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对所述导电骨料‑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加热处理,然后与经过加热处理的沥青、填料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得到所述充电储能路面材料。基于所述充电储能路面材料得到的导电沥青混凝土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使含有所述导电沥青混凝土电极的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储能效率、循环稳定性和电容保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面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储能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沥青混合料土作为一种典型的路面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原材料来源丰富、平整度优异、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以及行车舒适等优势,得以广泛应用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基础设施逐渐向“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智能道路”和“智慧道路”的需求日益紧迫和有必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者通过普通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碳纤维、石墨、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等导电相制备导电沥青混合料,从而开发诱导加热自修复沥青混合料、自融雪除冰沥青混合料、自感知沥青混合料以及具有储能充电功能的沥青混合料。其中,就储能充电功能的沥青混合料而言,其可以取代传统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储能方式;此外,虽然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潮汐波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电能,可以减少能源需求和能源生产之间的不平衡,然而,当前电池技术中使用的矿物前体的稀缺性阻碍了能量存储的大规模实际应用,迫使寻找廉价且易于获得的原材料以开发高容量的超级电容器。基于此,亟需开发一种智能路面材料,将其赋予充电储能功能,以推动“智能道路”和“智慧道路”的发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储能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的配制方法包括:将碳纳米管分散于分散剂中,然后再进行细胞粉碎分散处理,得到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包括多壁碳纳米管,优选的,所述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20-30nm,和/或,长度为0.5-2μm,和/或,纯度为95%以上,和/或,电导率为120-150s/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储能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的配制方法包括:将碳纳米管分散于分散剂中,然后再进行细胞粉碎分散处理,得到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包括多壁碳纳米管,优选的,所述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20-30nm,和/或,长度为0.5-2μm,和/或,纯度为95%以上,和/或,电导率为120-150s/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所述导电骨料和导电碳纤维均匀混合具体包括:将所述导电骨料与导电碳纤维混合后搅拌30~60s,然后喷洒水分继续混合60-120s,所述水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东陈明慧孙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固韧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