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22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技术方案包括:S1、原料筛选与预处理;S2、微生物固化;S3、自愈合剂添加:将包含自愈合剂的微胶囊或纤维束均匀添加到混合物中;S4、纳米材料增强:选择合适的纳米颗粒或纳米纤维,并将它们均匀分散到混凝土混合物中,确保它们与其他材料充分融合;S5、3D打印制造:根据需要的构件,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创建3D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再生混凝土的精确制造;S6、超声波处理:在混凝土成型后,利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综合应用新技术,实现了从建筑垃圾中高效利用资源、生产高强度的再生混凝土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老旧建筑物的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日益增多,大量的建筑垃圾被运往郊外或城市周边进行填埋或露天堆存,既浪费了土地和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据估计每年产生的垃圾约为70亿吨,并且还在持续增长,其中建筑垃圾为33亿吨左右,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约50%。现在拆除的建筑物多为砖混结构建筑,在拆除这些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中,建筑废砖占相当比例。然而传统生产混凝土需要大量的天然原材料,如河砂、骨料、水泥等。这些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会造成环境破坏,并且消耗大量的能源,且传统处理建筑垃圾的方法主要是填埋和焚烧,这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因此如何从建筑垃圾中高效利用资源、生产高强度的再生混凝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3、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原料筛选与预处理:从建筑工地或拆除项目中收集建筑垃圾;

5、s2、微生物固化:选择适合的微生物菌种,将经过预处理的建筑垃圾与特定的微生物接触混合;

6、s3、自愈合剂添加:将包含自愈合剂的微胶囊或纤维束均匀添加到混合物中;

7、s4、纳米材料增强:选择合适的纳米颗粒或纳米纤维,并将它们均匀分散到混凝土混合物中,确保它们与其他材料充分融合;

8、s5、3d打印制造:根据需要的构件,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创建3d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再生混凝土的精确制造;

9、s6、超声波处理:在混凝土成型后,利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混凝土。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1、进一步,s1中对收集之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初步处理,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如金属、塑料和污染物,之后对建筑垃圾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清洗、破碎和筛分,之后将处理后的建筑垃圾按类型进行分类,如混凝土碎片、砖块、钢筋,以便后续处理。

12、进一步,s2中将选定的微生物引入建筑垃圾中,引入方法包括混合微生物培养液或直接注入微生物到建筑垃圾中,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并产生胞外聚合物,胞外聚合物能够与颗粒之间结合,形成一个类似于水泥基质的网络结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13、进一步,s3中自愈合剂为激活剂、填充剂,当再生混凝土发生微裂缝时,自愈合剂会破裂,释放自愈合材料填充裂缝,从而修复混凝土的损伤。

14、进一步,s4中纳米材料可以是氧化物、纳米二氧化硅,由于其极小的尺寸和高比表面积,纳米材料能够与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盐和凝胶物质,进一步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

15、进一步,s5中使用3d打印设备按照设计制造混凝土构件,将再生混凝土按照预定的形状进行层层打印,既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又可以提高构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且3d打印技术能够将再生混凝土以高度定制化的方式实现构件制造,进一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率和性能。

16、进一步,s6中通过将超声波装置放置在混凝土表面或通过浸泡混凝土来实现,超声波能够对再生混凝土进行物理激励,促使颗粒间的重新排列和紧密堆积,从而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强度和耐久性,通过超声波的振动和传导作用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此外,超声波也可以激发化学反应,促进材料的水化和晶体生长过程,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环境友好:通过再利用建筑垃圾,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传统生产混凝土相比,它显著减少了对原材料的消耗和开采,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9、节约能源:通过使用微生物固化和自愈合剂等技术,减少了生产混凝土所需的能源消耗。相比传统的烧结过程,的制造过程更加节能高效。

20、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将建筑垃圾转化为高质量的再生混凝土,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垃圾填埋和占地问题,还能够有效回收建筑废弃物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21、增强混凝土性能:中的纳米材料增强技术可以显著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纳米材料能够填充混凝土的孔隙,增加其致密性和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22、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对收集之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初步处理,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如金属、塑料和污染物,之后对建筑垃圾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清洗、破碎和筛分,之后将处理后的建筑垃圾按类型进行分类,如混凝土碎片、砖块、钢筋,以便后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将选定的微生物引入建筑垃圾中,引入方法包括混合微生物培养液或直接注入微生物到建筑垃圾中,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并产生胞外聚合物,胞外聚合物能够与颗粒之间结合,形成一个类似于水泥基质的网络结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自愈合剂为激活剂、填充剂,当再生混凝土发生微裂缝时,自愈合剂会破裂,释放自愈合材料填充裂缝,从而修复混凝土的损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S4中纳米材料可以是氧化物、纳米二氧化硅,由于其极小的尺寸和高比表面积,纳米材料能够与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盐和凝胶物质,进一步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S5中使用3D打印设备按照设计制造混凝土构件,将再生混凝土按照预定的形状进行层层打印,既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又可以提高构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且3D打印技术能够将再生混凝土以高度定制化的方式实现构件制造,进一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率和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S6中通过将超声波装置放置在混凝土表面或通过浸泡混凝土来实现,超声波能够对再生混凝土进行物理激励,促使颗粒间的重新排列和紧密堆积,从而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强度和耐久性,通过超声波的振动和传导作用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此外,超声波也可以激发化学反应,促进材料的水化和晶体生长过程,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对收集之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初步处理,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如金属、塑料和污染物,之后对建筑垃圾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清洗、破碎和筛分,之后将处理后的建筑垃圾按类型进行分类,如混凝土碎片、砖块、钢筋,以便后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将选定的微生物引入建筑垃圾中,引入方法包括混合微生物培养液或直接注入微生物到建筑垃圾中,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并产生胞外聚合物,胞外聚合物能够与颗粒之间结合,形成一个类似于水泥基质的网络结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自愈合剂为激活剂、填充剂,当再生混凝土发生微裂缝时,自愈合剂会破裂,释放自愈合材料填充裂缝,从而修复混凝土的损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堂周冠铭刘顺凯王岩浩刘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