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型无纺布。
技术介绍
1、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简称:pet)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
2、其中申请号的202122783930.7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粘结剂层与第一抗拉层和第二抗拉层相对的一侧粘合。该种抗菌型无纺布,通过无纺布基层的设置加强无纺布中部的抗拉扯力,同时高强度纤维加捻而成的第一斜向线和第二斜向线,可进一步加强无纺布对角方向的抗拉伸强度,有效的提高了无纺布的耐磨性和强度,配合纳米防水涂层可大幅度提高其使用寿命,从而扩大适用范围,实用性更强,通过无纺布基层的设置加强无纺布中部的抗拉扯力,同时高强度纤维加捻而成的第一斜向线和第二斜向线,可进一步加强无纺布对角方向的抗拉伸强度,有效的提高了无纺布的耐磨性和强度。
3、该无纺布虽增设多层结构来提升无纺布的性能,但是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其的透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型无纺布,解决现有技术的抗菌无纺布透气性不佳的问题。
2、为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抗拉层、第一固定层、第二固定
3、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透气孔、第三透气孔、第五透气孔和所述第七透气孔分布位置相同且上下孔心对应,所述第二透气孔、第四透气孔和所述第六透气孔分布位置相同且上下孔心对应。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气孔、第三透气孔、第五透气孔和所述第七透气孔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透气孔、第四透气孔和所述第六透气孔交错分布。
5、进一步的:所述抗拉层采用氨纶纤维加捻编制而成。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层和所述第二固定层均采用棉线材质编制而成。
7、进一步的:所述抑菌层采用纳米银无纺熔喷布材质制成。
8、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采用高强度纤维加捻而成。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0、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多个第一透气孔、第三透气孔、第五透气孔和第七透气孔分布位置相同且上下孔心对应,以及第二透气孔、第四透气孔和第六透气孔分布位置相同且上下孔心对应,能够保证整个无纺布的透气性能,同时配合第一透气孔、第三透气孔、第五透气孔和第七透气孔与其相邻的第二透气孔、第四透气孔和第六透气孔交错分布,能够有效提升整个无纺布阻隔外部菌尘侵入能力,同时设置于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之间的纳米银材质的抑菌层,能过有效提升无纺布的抑菌能力,同时不失透气性能。
11、本技术通过每层结构上均开设有透气孔,能够有效提升这个无纺布的透气性能,同时相邻层之间的孔道相错开配合内部设置的抑菌层,能够有效提升整个无纺布的阻尘抑菌效果,更加实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1)、抗拉层(2)、第一固定层(3)、第二固定层(5)、保护层(6)和离型层(7),其中无纺布基层(1)、抗拉层(2)、第一固定层(3)、第二固定层(5)、保护层(6)和离型层(7)由上至下顺序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层(3)和所述第二固定层(5)之间设置有抑菌层(4),其中无纺布基层(1)、抗拉层(2)、第一固定层(3)、抑菌层(4)、第二固定层(5)、保护层(6)和离型层(7)上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11)、第二透气孔(21)、第三透气孔(31)、第四透气孔(41)、第五透气孔(51)、第六透气孔(61)和第七透气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透气孔(11)、第三透气孔(31)、第五透气孔(51)和所述第七透气孔(71)分布位置相同且上下孔心对应,所述第二透气孔(21)、第四透气孔(41)和所述第六透气孔(61)分布位置相同且上下孔心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孔(11)、第三透气孔(31)、第五透气孔(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层(2)采用氨纶纤维加捻编制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层(3)和所述第二固定层(5)均采用棉线材质编制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4)采用纳米银无纺熔喷布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6)采用高强度纤维加捻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1)、抗拉层(2)、第一固定层(3)、第二固定层(5)、保护层(6)和离型层(7),其中无纺布基层(1)、抗拉层(2)、第一固定层(3)、第二固定层(5)、保护层(6)和离型层(7)由上至下顺序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层(3)和所述第二固定层(5)之间设置有抑菌层(4),其中无纺布基层(1)、抗拉层(2)、第一固定层(3)、抑菌层(4)、第二固定层(5)、保护层(6)和离型层(7)上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11)、第二透气孔(21)、第三透气孔(31)、第四透气孔(41)、第五透气孔(51)、第六透气孔(61)和第七透气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透气孔(11)、第三透气孔(31)、第五透气孔(51)和所述第七透气孔(71)分布位置相同且上下孔心对应,所述第二透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镇,李泽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