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029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包括弹性基底和覆盖在所述弹性基底表面具有褶皱结构的刚性薄膜;所述弹性基底的制备原料包括基材、光热纳米材料和有机溶剂;所述刚性薄膜的制备原料包括金、银、铂和铅中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弹性基底表面覆盖具有褶皱结构的刚性薄膜,利用光热效应即可达到褶皱结构的擦除与再生,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具有润湿性梯度的褶皱结构,可实现可逆性、可重复性的液滴定向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微流控,具体涉及一种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固体表面上的液体或液滴定向传输是诸多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通常应用于微流控、分子检测、水雾收集、污水净化、水油分离等技术。例如,分子检测技术中是利用液滴定向传输将采样、加样、反应、分析等过程集成在微流控芯片上,大大提高分析检测效率,但该方法步骤繁琐、效率低;水雾收集技术中解决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其利用液滴定向传输表面收集空气中的水雾可以显著提高集水效率;水油分离作为化工、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和时间。因此,开发具有定向传输功能的分离膜材料针对液滴定向传输技术可有效提高传输效果和效率。

2、为了提高液滴定向传输效率,研究人员尝试利用外场能量克服固体表面的钉扎效应,打破液体自身流动的对称性,从而提高定向传输效率和延长传输距离,并实现传输方向和速率的精确调控。近年来,能够快速响应机械力、光、电、热、磁等外场刺激的液体定向传输材料及表面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许多进展。其中,光响应液滴定向传输方法的优势在于空间与时间上的可控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包括弹性基底和覆盖在所述弹性基底表面具有褶皱结构的刚性薄膜;所述弹性基底的制备原料包括基材、光热纳米材料和有机溶剂;所述刚性薄膜的制备原料包括金、银、铂和铅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薄膜中褶皱结构的周期为1~10μm,振幅为0.1~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底的厚度为0.8~2mm;所述刚性薄膜的厚度为10~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光热纳米材料为Fe3O4或T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包括弹性基底和覆盖在所述弹性基底表面具有褶皱结构的刚性薄膜;所述弹性基底的制备原料包括基材、光热纳米材料和有机溶剂;所述刚性薄膜的制备原料包括金、银、铂和铅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薄膜中褶皱结构的周期为1~10μm,振幅为0.1~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底的厚度为0.8~2mm;所述刚性薄膜的厚度为10~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光热纳米材料为fe3o4或ti2o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定向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然张超恒潘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