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加工,更具体地说,涉及惰性锂粉造粒机。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绿色无污染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会形成固体电解质膜(sei膜),而固体电解质膜会消耗部分锂,造成锂的损失,且此不可逆的首次容量的损失直接导致锂离子电池容量的损失。为了弥补此过程中锂的损失,一种对电池极片进行补锂的工艺就应运而生。
2、补锂工艺分为化学补锂和物理补锂。物理补锂目前运用比较广泛且量产的有:锂粉添加补锂、锂带压延覆膜补锂、熔融锂真空镀膜补锂等。这几种工艺都是在电池极片的表面补锂,存在锂化程度不易控制、化学稳定性差、电池组装前需要移除锂箔,与现有商业化生产过程不兼容、设备投资大等缺点。
3、综上所述一种惰性锂粉补锂工艺的研发正在各大实验室及各大电池厂家进行之中。所谓惰性锂粉补锂工艺就是把不稳定的锂粉表面包覆一层li2co3,以改善其在干燥环境中的稳定性。然后在制浆过程中按比例加入浆料中,涂覆成极片,再在使用前对含有惰性锂粉的极片施加压
...【技术保护点】
1.惰性锂粉造粒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接座(4),两个所述铰接座(4)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罐(3),所述密封罐(3)的内部中空,且密封罐(3)内腔中转动连接有旋转搅拌桶(11),所述密封罐(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16),且密封盖(16)的上固定安装有搅拌桨(17),所述搅拌桨(17)贯穿密封盖(16)设置,且搅拌桨(17)的下端插入旋转搅拌桶(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性锂粉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前后两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倾斜转轴(5),
...【技术特征摘要】
1.惰性锂粉造粒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接座(4),两个所述铰接座(4)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罐(3),所述密封罐(3)的内部中空,且密封罐(3)内腔中转动连接有旋转搅拌桶(11),所述密封罐(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16),且密封盖(16)的上固定安装有搅拌桨(17),所述搅拌桨(17)贯穿密封盖(16)设置,且搅拌桨(17)的下端插入旋转搅拌桶(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性锂粉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前后两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倾斜转轴(5),且倾斜转轴(5)转动连接对应位置的铰接座(4)内,所述固定架(2)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盘(7),所述底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倾斜驱动架(8),且倾斜驱动架(8)内固定连接有倾斜电机(9),所述倾斜电机(9)的输出轴上键连接固定有主动齿轮(10),所述底座(1)与齿轮盘(7)的下端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性锂粉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心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接座(4);所述密封盖(1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气口(29)、真空口(30)和锂粉加入口(31),且进气口(29)、真空口(30)和锂粉加入口(31)均与密封罐(3)的内腔连通,所述锂粉加入口(31)位于密封盖(16)的上端靠近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性锂粉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罐(3)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有搅拌桶转座(12),所述搅拌桶转座(12)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桶转轴(13),且搅拌桶转轴(1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旋转搅拌桶(11)的下端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性锂粉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17)包括搅拌座、搅拌轴(18)和搅拌桨叶(19),且搅拌轴(18)的上端外接搅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搅拌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亮,易兆丰,李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捷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