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车辆的生产涉及诸多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其中车载传感器的占比越来越大,它能极大提升车辆的自动化、智能化,众所周知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外壳一般为塑料材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注塑模具;
2、当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的注塑模具,虽然能够进行注塑生产,但是生产的效率较为低下,部分注塑设备虽然可以批量生产,但是单次批量生产的型号单一,同时无预备机制,生产效率不理想,生产范围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包括正对设置的两组变位安装板,变位安装板上设置有牵引安装架,牵引安装架上均设置有固定安装孔,一组变位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定位安装柱,另一组变位安装板的一侧配合定位安装柱设置有定位安装筒,还包括:若干模具安装切换模块,设置在变位安装板上;所述模具安装切换模块包括变位安装板上设置的转动变位孔,转动变位孔内均设置有转动安装板,变位安装板的配合转动变位孔设置有转动定位机构,变位安装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组组合安装机构。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定位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两组转动杆,转动杆的外端设置有定位卡簧,转动变位孔的内侧配合卡簧设置有卡槽,所述转动安装板的两端配合转向转轴设置有转动导向块,转动变位孔配合转向导向块设置有转动导向槽。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组合安装机构包括转动安装板两侧通过安装架设置的限位安装筒,配合限位安装筒设置有限位安装柱,限位安装柱的外端设置有组合安装板,组合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合安装孔。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安装筒上配合限位安装柱转动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柱。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能够单次进行多组同型号的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加工,也能单次进行多组不同型号的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加工,生产效率高,生产范围广;
10、多模具预备机制,能够快速切换不同模具进行生产作业,进一步提升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的注塑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包括正对设置的两组变位安装板,变位安装板上设置有牵引安装架,牵引安装架上均设置有固定安装孔,一组变位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定位安装柱,另一组变位安装板的一侧配合定位安装柱设置有定位安装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定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板两端对称设置的转向转轴,转动变位孔两侧的变位安装板配合转向转轴均设置有转向轴承套,一端的转向转轴伸出转向轴承套,伸出转向轴承套的转向转轴外端设置有转向齿轮,变位安装板配合转向齿轮啮合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驱动件固定在变位安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齿轮和驱动齿轮的周长比为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两组转动杆,转动杆的外端设置有定位卡簧,转动变位孔的内侧配合卡簧设置有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其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安装机构包括转动安装板两侧通过安装架设置的限位安装筒,配合限位安装筒设置有限位安装柱,限位安装柱的外端设置有组合安装板,组合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组合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安装筒上配合限位安装柱转动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包括正对设置的两组变位安装板,变位安装板上设置有牵引安装架,牵引安装架上均设置有固定安装孔,一组变位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定位安装柱,另一组变位安装板的一侧配合定位安装柱设置有定位安装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定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板两端对称设置的转向转轴,转动变位孔两侧的变位安装板配合转向转轴均设置有转向轴承套,一端的转向转轴伸出转向轴承套,伸出转向轴承套的转向转轴外端设置有转向齿轮,变位安装板配合转向齿轮啮合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驱动件固定在变位安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前超声波传感器支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齿轮和驱动齿轮的周长比为整数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唐小平,曹世兴,陈邦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震亚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