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027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管桩与动主动升降平台。采用钢管桩替代传统基础,打设及拔除效率高,无需进行地基处理,不会发生后续沉降,可以有效加快施工进度;自升降平台由地面爬升,无需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减小施工危险性。通过用钢管桩替换传统支撑,无需进行地基处理,有效加快了工程进度;通过用钢管桩作为竖向受力支撑,吊装盖梁后不会发生后续沉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后续施工步骤,加快了工程进度;通过用钢管桩替换传统支撑,避免了人员高空作业,降低了危险性;通过自升降临时支撑装置,简化了施工工序;通过自升降临时支撑装置的回收再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时盖梁两端受力不平衡及沉降缓慢的特点,传统临时支撑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包括:

3、包括:

4、高架桥盖梁;

5、支撑于高架桥盖梁的一端的自升降临时支撑装置,包括:钢管桩和自升降平台,其中,所述钢管桩的底端埋入软土内,所述钢管桩上设置有自升降平台,每根高架桥盖梁的一端架设于对应的自升降平台上;

6、完全埋入软土内的多根底桩,设置于软土内的承台,所述承台设置于各根底桩的顶端,设置于所述承台上的立柱,一根高架桥盖梁的另一端架设于一根立柱的顶端。

7、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采用圆形钢管桩,自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可沿所述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采用圆形钢管桩,自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可沿所述钢管桩上下移动的升降滑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轮为两个带滑轮的半圆形铁块,升降滑轮通过第二动力装置驱动;两个带滑轮的半圆形铁块通过卡扣固定在钢管桩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升降平台通过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采用圆形钢管桩,自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可沿所述钢管桩上下移动的升降滑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轮为两个带滑轮的半圆形铁块,升降滑轮通过第二动力装置驱动;两个带滑轮的半圆形铁块通过卡扣固定在钢管桩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升降平台通过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连接有电源;其中,所述自升降平台包括:第一支撑平台,设置于所述钢管桩上的上摩擦升降设备和下摩擦升降设备;上摩擦升降设备和下摩擦升降设备与所述支撑平台连接;高架桥盖梁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上摩擦升降设备和下摩擦升降设备分别通过对应的卡扣上下固定在所述钢管桩上,所述上摩擦升降设备和下摩擦升降设备与所述钢管桩的接触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摩擦片;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分别驱动上摩擦升降设备和下摩擦升降设备在所述钢管桩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高架桥盖梁分段施工的自升降临时支撑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帅王诗昆费舒琦李增辉陈峰军江徐春汪嘉程冯瑞敏沈一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