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全气囊,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
技术介绍
1、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性的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在汽车相撞时,汽车安全气囊可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面部受伤率减少80%左右,安全气囊主要由安全气囊传感器、防撞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等组成,气囊组件主要由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等组成,在发生撞击时,首先由安全气囊传感器接收撞击信号,只要达到规定的强度,传感器即产生动作并向电子控制器发出信号,电子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与其原存储信号进行比较,如果达到气囊展开条件,则由驱动电路向气囊组件中的气体发生器送去启动信号,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引燃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经过滤并冷却后进入气囊,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在驾驶员或乘员的前部形成弹性气垫,并及时泄漏、收缩,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胸部,使之免于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其中安全气囊在制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一体式尼龙材料制成。
2、现有的安全气囊在使用的过程中均是单层结构充气来进行防护,但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充气完成后气囊压缩量较小,而第一时间无法快速的完成气囊内部的泄气,进而容易出现对人体的缓冲距离较小,在受到挤压时会对人为产生较大的压力,对人体造成损伤。
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安全气囊在使用过程中充气完成后气囊压缩量较小,而第一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外侧安装有外层气体发生组件,所述安装底座的中心安装有内层充气机构;
3、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延长环板组,两组所述延长环板组上分别安装有外层安全气囊和内层安全气囊;
4、所述外层安全气囊和内层安全气囊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编织套环,两个所述编织套环的底部与对应的延长环板组之间均安装有加固穿线。
5、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与外层气体发生组件和内层充气机构相对应的凹槽。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完成对外层气体发生组件和内层充气机构的安装固定。
7、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充气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底座顶部中心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分别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泄气阀门,所述安装块的顶部中心安装有内层气体发生组件。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车辆的传感器以及电子控制器来控制内层气体发生组件和外层气体发生组件,迅速点燃其内部填充的气体发生剂,进而开始对外层安全气囊和内层安全气囊进行充气,其中需要使外层气体发生组件释放完气体后外层安全气囊内部的压力较小,而内层安全气囊内部的气体快速增大,直至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到达一定数值后迅速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泄气阀门快速泄气,降低压力,在整体气囊弹出后,人体首先接触到外层安全气囊,且压力较小的外层安全气囊可以与压力较大的内层安全气囊之间有较长的缓冲距离。
9、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泄气阀门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泄气阀门与内层气体发生组件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压力传感器感应的数值可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泄气阀门的工作状态。
11、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底座的一侧开设有与泄气阀门相对应的通孔。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泄气阀门的安装。
13、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安全气囊的顶部为凹陷结构。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人体在撞击外层安全气囊后与内层安全气囊之间有较长的距离。
15、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编织套环与对应的延长环板组之间均通过加固密封胶进行固定。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气体的密封,防止高温气体外泄对人体造成伤害。
17、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两组与加固穿线相对应的通孔。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固穿线完成安装底座与外层安全气囊和内层安全气囊之间的固定,避免气体填充时整体脱落。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技术通过设计外层安全气囊压和内层安全气囊,并配备对应的内层充气机构和内层气体发生组件,在整体气囊弹出后,人体首先接触到外层安全气囊,且压力较小的外层安全气囊可以与压力较大的内层安全气囊之间有较长的缓冲距离;
21、2.本技术通过设计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泄气阀门,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快速检测来避免内层安全气囊的压力过大,可以快速的进行部分泄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外侧安装有外层气体发生组件(2),所述安装底座(1)的中心安装有内层充气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与外层气体发生组件(2)和内层充气机构(3)相对应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充气机构(3)包括安装在安装底座(1)顶部中心的安装块(301),所述安装块(301)的上分别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02)、控制器(303)和泄气阀门(304),所述安装块(301)的顶部中心安装有内层气体发生组件(3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03)分别与压力传感器(302)和泄气阀门(304)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泄气阀门(304)与内层气体发生组件(305)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安全气囊(6)的顶部为凹陷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编织套环(7)与对应的延长环板组(4)之间均通过加固密封胶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两组与加固穿线(8)相对应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外侧安装有外层气体发生组件(2),所述安装底座(1)的中心安装有内层充气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与外层气体发生组件(2)和内层充气机构(3)相对应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充气机构(3)包括安装在安装底座(1)顶部中心的安装块(301),所述安装块(301)的上分别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02)、控制器(303)和泄气阀门(304),所述安装块(301)的顶部中心安装有内层气体发生组件(3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面板用经编织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利浚,胡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艾克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