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型窗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095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型窗扇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内侧面,包括:室内侧型材和室外侧型材,沿相同方向延伸且沿垂直于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内侧面分布方向相对设置;聚氨酯隔热件,延伸方向与室内侧型材的延伸方向一致,周向外缘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连接面和外连接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内连接面和外连接面分别与室内侧型材和室外侧型材连接,第二内表面部分设置于第一内侧面和/或第二外表面部分设置于第一外侧面。该隔热型窗扇组件通过聚氨酯隔热件的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两者中至少有一个部分外露,从而减少了热量在室内侧型材和室外侧型材之间的传递,从而进一步加强了隔热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窗扇,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型窗扇组件


技术介绍

1、玻纤增强聚氨酯铝复合窗因其聚氨酯材料的性能优势具有着更低的导热系数,并且在复合上铝合金型材后,窗户整体在强度、美观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采用玻纤增强聚氨酯作为隔热材料的窗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319533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汽车门窗型材,其通过内层铝合金型材、外层铝合金型材和两个成型条形成一个真空腔体后,在真空腔体内填充聚氨酯泡沫,从而成为隔热铝合金型材的冷桥,达到保温隔热的功效,减少窗扇内外两侧的热量传递,从而节约能耗。

3、但是,上述窗扇型材中,内层铝合金型材和外层铝合金型材之间还通过成型条连接,使得仍有部分热量仍然可以通过成型条在内层铝合金型材和外层铝合金型材之间传递,进而使得该窗扇组件的隔热性能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窗扇组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隔热保温性能的隔热型窗扇组件。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热型窗扇组件,安装于固定框和窗扇玻璃之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分别朝向固定框内壁和窗扇玻璃,包括:

3、室内侧型材和室外侧型材,所述室内侧型材和所述室外侧型材沿相同方向延伸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分布方向相对设置;

4、聚氨酯隔热件,所述聚氨酯隔热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室内侧型材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聚氨酯隔热件的周向外缘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连接面和外连接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内连接面和所述外连接面分别与所述室内侧型材和所述室外侧型材连接,所述第二内表面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或所述第二外表面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外侧面。

5、优选的,为了增强隔热效果,所述第二内表面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面,且所述第二外表面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外侧面。

6、优选的,为了便于聚氨酯隔热件成型,所述聚氨酯隔热件和所述室内侧型材之间、以及所述聚氨酯隔热件和所述室外侧型材之间设置有成型单元,成型单元与所述室内侧型材和所述室外侧型材相配合以填充聚氨酯后发泡成型为聚氨酯隔热件。

7、优选的,为了加固成型单元与室内侧型材和室外侧型材的连接,所述成型单元与所述室内侧型材和所述室外侧型材之间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和凹槽。

8、优选的,为了加固聚氨酯隔热件与室内侧型材、室外侧型材的连接,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条,所述成型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室内侧型材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成型条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室内侧型材和所述室外侧型材连接。

9、优选的,为了加强隔热性能,所述成型条为pa66隔热条。

10、优选的,为了便于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所述成型单元的两个成型条由单个成型片裁切而成,所述室内侧型材、所述室外侧型材和两个所述成型单元的成型片围合型材成型腔。

11、优选的,为了加强隔热保温性能,所述第二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上设置有背对的隔热槽。

12、优选的,为了方便成型,所述隔热槽成型于所述聚氨酯隔热件和所述成型条之间。

13、优选的,为了保障隔热型窗扇组件的美观,所述室内侧型材的延伸轨迹为弧形。

14、综上所述,本技术隔热型窗扇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聚氨酯隔热件的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两者中至少有一个部分外露,从而减少了热量在室内侧型材和室外侧型材之间的传递,从而进一步加强了隔热保温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型窗扇组件,安装于固定框和窗扇玻璃之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分别朝向固定框内壁和窗扇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303)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面,且所述第二外表面(304)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隔热件(300)和所述室内侧型材(100)之间、以及所述聚氨酯隔热件(300)和所述室外侧型材(200)之间设置有成型单元(400),成型单元(400)与所述室内侧型材(100)和所述室外侧型材(200)相配合以填充聚氨酯后发泡成型为聚氨酯隔热件(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单元(400)与所述室内侧型材(100)和所述室外侧型材(200)之间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单元(400)包括成型条(500),所述成型条(50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室内侧型材(100)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成型条(500)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室内侧型材(100)和所述室外侧型材(2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条(500)为PA66隔热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单元(400)的两个成型条(500)由单个成型片裁切而成,所述室内侧型材(100)、所述室外侧型材(200)和两个所述成型单元(400)的成型片围合型材成型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303)和所述第二外表面(304)上设置有背对的隔热槽(6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槽(600)成型于所述聚氨酯隔热件(300)和所述成型条(50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型材(100)的延伸轨迹为弧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型窗扇组件,安装于固定框和窗扇玻璃之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分别朝向固定框内壁和窗扇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303)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面,且所述第二外表面(304)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隔热件(300)和所述室内侧型材(100)之间、以及所述聚氨酯隔热件(300)和所述室外侧型材(200)之间设置有成型单元(400),成型单元(400)与所述室内侧型材(100)和所述室外侧型材(200)相配合以填充聚氨酯后发泡成型为聚氨酯隔热件(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单元(400)与所述室内侧型材(100)和所述室外侧型材(200)之间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型窗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单元(40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金学陈华明符博凌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