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82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包括:底层通讯单元(100),用于实现所述数据合并装置与风电场设施之间的数据通讯;远程通讯单元(110),用于实现所述数据合并装置与上位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存储单元(120),用于存储数据合并程序和数据;和中央控制单元(130),与上述各个单元电连接,用于将通过底层通讯单元(100)传输过来的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进行合并,并按照一定协议将合并后的数据打包,并生成控制信号控制远程通讯单元(110)发送打包后的合并数据。从而解决了因大量状态数据引起的中央控制室上位计算机系统资源占用过多产生的上位计算机对风电场状态监测的延迟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据合并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
技术介绍
支撑风电场正常运行的设施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变电站和测风仪,其工作状态即 风电场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风电场的运行。因此对上述设施实施实时监测尤为重 要。目前的主要监测方法主要是风电机组、变电站和测风仪分别将其状态数据通过串口或 开放式网络发送给中央控制室的上位计算机,由上位计算机统一实时监控所述设施的运行 状态。然而,由于风电场设施数目繁多,相应的其状态数据数量也较大,这样就使上位计 算机在收到多种风电场设施的状态数据后,对状态数据实施监测处理前,需要使用大量线 程对所述状态数据进行解包操作。这对于已承担大量数据分析的上位计算机来说,无疑又 对其增加了繁重的工作量,直接造成的影响便是大量系统资源和时间的占用,容易造成对 风电场状态监测的延迟甚至不及时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 以避免因数量较大的风电场设施状态数据对中央控制室上位计算机系统资源的过多占用 而造成的上位计算机对风电场状态监测的延迟。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通讯单元100,用于实现所述数据合并装置与风电场设施之间的数据通讯;远程通讯单元110,用于实现所述数据合并装置与上位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存储单元120,用于存储数据合并程序和数据;中央控制单元130,与上述各个单元电连接,用于将通过底层通讯单元100传输过 来的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进行合并,并按照一定协议将合并后的数据打包,并生成控制信 号控制远程通讯单元110发送打包后的合并数据。由上可以看出,本技术可以将种类繁多的风电场设施产生的大量状态数据进 行合并,从而解决了因大量状态数据引起的中央控制室上位计算机系统资源占用过多产生 的上位计算机对风电场状态监测的延迟的问题。上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120包括程序存储器121,用于存储数据合并程序以及暂存所述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中间结 果;高速存储器122,用于在数据通讯过程中缓存数据。由上可以看出,本技术采用程序存储器121暂存数据合并程序运行过程中的 中间结果,可以实现所有数据经合并后再进行发送的目的;采用高速存储器122缓存风电3场设施与上位计算机的交互数据,可避免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因通讯中断引起的数据丢失问题。上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30还用于生成开关量信号;风电场状 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还包括开出单元140,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30电连接,用于实现开关量信号的隔离和输出ο由上可以看出,所述开出单元140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输出 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上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状态显示单元150,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30电连 接,用于根据中央控制单元130控制信号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状态显示信号。由上可以看出,本技术可以较为直观地显示其工作状态,以方便技术人员参 考。上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通讯单元100包括至少以下之一串行通讯接口、以太网通讯接口和GPRS通讯接口。由上可以看出,本技术可通过底层通讯单元100与具有主流通讯接口的风电 场设施进行数据通讯,具有强大的风电场设施外接拓展功能。上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行通讯接口包括至少以下之一RS232、RS485、RS422 接 口。由上可以看出,本技术可支持主流串行通讯接口,方便与采用不同串行通讯 接口的风电场设施进行数据通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单片机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以太网接口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装置MAX487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装置LED显示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进行 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主要包括底层通讯单元 100,远程通讯单元110,存储单元120,中央控制单元130,开出单元140和状态显示单元 150,其中底层通讯单元100用于实现所述数据合并装置与风电场设施之间的通讯,可以设 置多种通讯接口,例如RS232、RS485、RS422等通讯协议的串行通讯接口(简称串口)、以太 网接口和GPRS接口等通讯接口,与采用相应通讯协议接口的风电场设施进行数据传输。本 实施例底层通讯单元100包括采用拥有RS485串口的如图4示出的MAX487低功耗收发器与 采用RS485总线接口的风电机组进行数据传输;采用高度集成的如图3示出的RTL8019AS4以太网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采用以太网接口的变电站进行数据传输;通过GPRS与采用 GPRS通讯接口的测风仪进行数据传输。远程通讯单元110用于实现所述数据合并装置与上位计算机之间的通讯。本实施 例远程通讯单元110采用高度集成的如图3示出的RTL8019AS以太网控制器,通过以太网 与上位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存储单元120用于存储数据合并程序和数据。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器121和数据缓 存器122。其中程序存储器121用于存储数据合并程序以及暂存所述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中间结 果,可采用高速RAM。数据缓存器122用于数据缓存,可采用FLASH。中央控制单元130与上述单元电连接,用于通过调用存储于存储单元120中的数 据合并程序将所述数据合并装置接收到的风电场设施状态数据进行合并、打包,并生成相 关控制信号,控制远程通讯单元110将打包后的合并数据发送给上位计算机。中央控制单 元130还会生成相关开关量信号(如报警信号等)控制相关单元工作,例如所述数据合并 装置与上位计算机或风电场设施通讯出现中断,中央控制单元130会生成通讯中断报警信 号提供给相关报警单元,控制其发出通讯中断的警报。本实施例中央控制单元130采用了 能够提供通用输入/输出接口、以太网接口的如图2示出的Rabbit芯片单片机,该芯片能 够提供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和多种网络连通装置可选方案,如以太网、WIFI等等。开出单元140与中央控制单元130电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开关量信号的隔离和输 出ο状态显示单元150与中央控制单元130电连接,用于根据中央控制单元130控制 信号的不同显示风电场监测数据合并装置当前工作状态,本实施例采用如图5示出的LED 灯。下面对本技术提供的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在本实施例中,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实时数据,例如运行状态、 实时功率、发电机转速和叶片转速等;风资源实时数据,例如各测风高度的平均风速、10分 钟平均最大风速、平均气压和平均温度等;变电站实时数据,例如关口表上下网电量、开关 状态、功率因数和三相电流等。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要将上述大量、分散的风电场 状态监测数据合并为一个完整的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具体为所述数据合并装置通过设置有多种通讯接口的底层通讯单元100接收到来自风 电机组、测风仪和风电站等风电场设施的状态数据,经过中央控制单元130将所述数据解 包后调用存储于程序存储器121中的数据合并程序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通讯单元(100),用于实现所述数据合并装置与风电场设施之间的数据通讯;远程通讯单元(110),用于实现所述数据合并装置与上位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存储单元(120),用于存储数据合并程序和数据;中央控制单元(130),与上述各个单元电连接,用于将通过底层通讯单元(100)传输过来的风电场状态监测数据进行合并,并按照一定协议将合并后的数据打包,并生成控制信号控制远程通讯单元(110)发送打包后的合并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忠源申烛张宝全盛迎新李力怀张国珍孟凯锋周继威薛蕾张斌王栋徐长安任远汤涛祺冯国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