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湿透气塔夫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748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湿透气塔夫绸,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冬天床单透气排湿能力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缝合的透气层和形变层,透气层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透气孔,相邻两个透气孔之间缠绕有弹性线,弹性线具备驱动相邻两个透气孔相互朝向形变的弹性形变性能。本技术的排湿透气塔夫绸,通过使用涤纶纤维和氨纶纤维达到了排湿透气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湿透气塔夫绸


技术介绍

1、塔夫绸,又称塔夫绢,是一种以平纹组织制织的熟织高档丝织品。经纱采用复捻熟丝,纬丝采用并合单捻熟丝,以平纹组织为地,织品密度大,是绸类织品中最紧密的一个品种。

2、在床上三件套中,床单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塔夫绸面料,人们由于在睡觉的时候身体会排出汗水和油脂,经常会排在床单上,会弄脏床单不说还会导致睡眠的时候身上黏黏的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床上的床单透气性更差,身上盖的被子更厚,更容易出汗导致睡眠质量降低,因此现有技术的冬天用床单存在排湿透气能力较低导致的影响使用舒适度的问题。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湿透气塔夫绸,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增大冬天用床单面料排汗透气能力较差舒适度较低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湿透气塔夫绸,包括相互缝合的透气层和形变层,所述透气层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透气孔,相邻两个所述透气孔之间缠绕有弹性线,所述弹性线具备驱动相邻两个所述透气孔相互朝向形变的弹性形变性能。

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形变层朝向所述透气层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凹陷部,所述弹性线朝向所述形变层的部分伸入所述凹陷部内。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线通过若干氨纶纤维相捻而成。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层通过若干透气纱经纬编织形成透孔组织,所述透孔组织为6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透孔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纱通过芯纱和包覆所述芯纱的若干包覆纱构成,所述芯纱通过若干涤纶纤维相捻而成,所述包覆纱纱通过若干氨纶纤维和若干蚕丝纤维相捻而成。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形变层通过若干形变纱经纬编织形成蜂巢组织,所述蜂巢组织为8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蜂巢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形变纱通过锦纶纤维和缠绕所述锦纶纤维的若干氨纶纤维相捻而成。

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相互缝合的透气层和形变层,透气层能够增大面料表面的透气能力,形变层能够通过形变进一步强化面料的透气能力,在透气层表面阵列分布若干透气孔,使得湿气和汗液可以通过透气孔传导进入面料内,保证了面料表面的干爽效果,在相邻两个透气孔之间缠绕有弹性线,弹性线具备驱动相邻两个透气孔相互朝向形变的弹性形变性能,使得弹性线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将相邻两个透气孔的截面积增大,进一步强化了面料的排湿透气能力,从而通过弹性形变达到了强化面料排湿透气能力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缝合的透气层(1)和形变层(5),所述透气层(1)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透气孔(3),相邻两个所述透气孔(3)之间缠绕有弹性线(2),所述弹性线(2)具备驱动相邻两个所述透气孔(3)相互朝向形变的弹性形变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5)朝向所述透气层(1)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凹陷部(4),所述弹性线(2)朝向所述形变层(5)的部分伸入所述凹陷部(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线(2)通过若干氨纶纤维(9)相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通过若干透气纱(11)经纬编织形成透孔组织,所述透孔组织为6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透孔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纱(11)通过芯纱(7)和包覆所述芯纱(7)的若干包覆纱(10)构成,所述芯纱(7)通过若干涤纶纤维(6)相捻而成,所述包覆纱(10)纱通过若干氨纶纤维(9)和若干蚕丝纤维(8)相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5)通过若干形变纱(13)经纬编织形成蜂巢组织,所述蜂巢组织为8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蜂巢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纱(13)通过锦纶纤维(12)和缠绕所述锦纶纤维(12)的若干氨纶纤维(9)相捻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缝合的透气层(1)和形变层(5),所述透气层(1)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透气孔(3),相邻两个所述透气孔(3)之间缠绕有弹性线(2),所述弹性线(2)具备驱动相邻两个所述透气孔(3)相互朝向形变的弹性形变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5)朝向所述透气层(1)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凹陷部(4),所述弹性线(2)朝向所述形变层(5)的部分伸入所述凹陷部(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线(2)通过若干氨纶纤维(9)相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湿透气塔夫绸,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通过若干透气纱(11)经纬编织形成透孔组织,所述透孔组织为6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透孔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沉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华鲁宏伟陈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百正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