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NC纹路双层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35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NC纹路双层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为双层织物,包括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表经和表纬采用天丝纱线编织;里经和里纬采用亚麻纱线编织;表经和里经以及表纬和里纬的排列比都为1:1;面料本体的表里层采用纬向接结纱接结,在一个循环内有2根接结纱,2根接结纱上的接结点位置交叉错开,纬向表里层每隔4根接结1次,经向表里层每4根设1个接结点;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的紧度比为0.8;里层面料表面形成CNC纹路图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色纺织造,不需后期染色,造型新颖,能够透过半透明的表层面料将里层面料上的纹路图样隐约显现出来,形成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整体效果,耐久性好,触感柔软舒适,透气性好。

A kind of CNC double layer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NC纹路双层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质感厚重、手感舒适柔软的面料,具体地涉及一种CNC纹路双层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面料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整体结构上呈现出多元化追求,传统面料在视觉上都是表面平平的,没有立体感,满足不了人们的追求新意、凸显个性的需求,为了追求立体的效果,市场上出现了双层立体面料,但是这种面料的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经常会遇到喷胶问题:面料上的立体孔型遇胶很容易会坍塌,影响立体面料外观造型和使用性能,如何得到一种外观造型好、实用性能也好的面料成为面料开发商的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NC纹路双层面料,解决了现有的面料结构简单,立体感差,耐久性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CNC纹路双层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为双层织物,包括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所述表层面料由表经和表纬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所述里层面料由里经和里纬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所述表经和表纬采用天丝纱线编织;所述里经和里纬采用亚麻纱线编织;所述表经和里经以及表纬和里纬的排列比都为1:1;所述面料本体的表里层采用纬向接结纱接结,在一个循环内有2根所述接结纱,2根所述接结纱上的接结点位置交叉错开,纬向表里层每隔4根接结1次,经向表里层每4根设1个接结点;所述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的紧度比为0.8;所述里层面料采用色纺织造,所述里层面料表面形成CNC纹路图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亚麻纱线为16.8tex;所述天丝纱线为12.3tex。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亚麻纤维和天丝纱线的捻度为1000-1400捻/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结纱为涤纶高弹丝。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表层面料的经密为76根/10cm,所述表层面料的纬密为72根/10c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采用色纺织造,织造速度快,不需后期染色,造型新颖,能够透过半透明的表层面料将里层面料上的纹路图样隐约显现出来,形成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整体效果,耐久性好,触感柔软舒适,透气性好,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表层面料2、里层面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结合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CNC纹路双层面料,是一种造型立体时尚的新型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为双层织物,包括表层面料1和里层面料2。所述表层面料1由表经和表纬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所述里层面料2由里经和里纬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采用平纹组织结构,表层面料1可以形成稳定孔隙的网目状结构,里层面料2结构稳定性好,表面纹理图样不易变形。所述表经和表纬采用天丝纱线编织,光泽性好,触感爽滑。所述里经和里纬采用亚麻纱线编织,穿着舒适,透气性和抗菌性好,能够快速吸湿排汗。优选的,所述亚麻纱线为16.8tex;所述天丝纱线为12.3tex。所述表经和里经以及表纬和里纬的排列比都为1:1;所述面料本体的表里层采用纬向接结纱接结,在一个循环内有2根所述接结纱,2根所述接结纱上的接结点位置交叉错开,纬向表里层每隔4根接结1次,经向表里层每4根设1个接结点。优选的,所述接结纱为涤纶高弹丝。所述表层面料1和里层面料2的紧度比为0.8,透视效果好。为了具有良好稳定的立体视觉效果,同时避免再进行后期染色,所述里层面料2采用色纺织造,所述里层面料2表面形成CNC纹路图样。为了具有较稳定的外观视觉效果,所述亚麻纤维和天丝纱线的捻度需要较高,优选为1000-1400捻/m。为了具有合理的经纬密,既能减少纱线弯曲变位,又能避免钩挂丝现象,所述表层面料1的经密为76根/10cm,所述表层面料1的纬密为72根/10cm。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采用色纺织造,织造速度快,不需后期染色,造型新颖,能够透过半透明的表层面料1将里层面料2上的纹路图样隐约显现出来,形成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整体效果,耐久性好,触感柔软舒适,透气性好,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使用效果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NC纹路双层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为双层织物,包括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所述表层面料由表经和表纬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所述里层面料由里经和里纬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所述表经和表纬采用天丝纱线编织;所述里经和里纬采用亚麻纱线编织;所述表经和里经以及表纬和里纬的排列比都为1:1;所述面料本体的表里层采用纬向接结纱接结,在一个循环内有2根所述接结纱,2根所述接结纱上的接结点位置交叉错开,纬向表里层每隔4根接结1次,经向表里层每4根设1个接结点;所述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的紧度比为0.8;所述里层面料采用色纺织造,所述里层面料表面形成CNC纹路图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NC纹路双层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为双层织物,包括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所述表层面料由表经和表纬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所述里层面料由里经和里纬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所述表经和表纬采用天丝纱线编织;所述里经和里纬采用亚麻纱线编织;所述表经和里经以及表纬和里纬的排列比都为1:1;所述面料本体的表里层采用纬向接结纱接结,在一个循环内有2根所述接结纱,2根所述接结纱上的接结点位置交叉错开,纬向表里层每隔4根接结1次,经向表里层每4根设1个接结点;所述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的紧度比为0.8;所述里层面料采用色纺织造,所述里层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百正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