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进风结构、空调箱及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进风结构、空调箱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714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07
本申请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风结构、空调箱及车辆,进风结构包括:进风组件,包括蜗壳和转动件,所述蜗壳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蜗壳内,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应,所述转动件能够在所述蜗壳内进行转动,以带动气体从所述进风口流至所述出风口;隔板,设于所述蜗壳内,并沿所述气体流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隔板与所述转动件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蜗壳内壁和所述隔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气体流道和第二气体流道,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与所述第二气体流道以所述转动件的圆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本申请能够降低转动件的作动不平衡和喘震,降低进风结构的振动和噪声,进而降低空调箱和车辆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进风结构、空调箱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进步,汽车也逐渐向全面普适性和多样化方向进行发展,汽车的舒适性也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2、目前,市场上汽车的空调箱主要采用双层流节能进气模式,其能达到环保节能、安全稳定、节省能源等作用,双层流节能进气模式的空调箱逐步成为设计主流。

3、但,现有的市场上所采用的双层流空调箱都存在着叶轮的径高比较小,振动和噪声性能不佳,且占比空间大,不利于汽车内部的空间布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风结构、空调箱及车辆,能够降低空调箱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降低安装需求空间,提高舒适性。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进风结构,包括:

3、进风组件,包括蜗壳和转动件,所述蜗壳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蜗壳内,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应,所述转动件能够在所述蜗壳内进行转动,以带动气体从所述进风口流至所述出风口;

4、隔板,设于所述蜗壳内,并沿所述气体流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隔板与所述转动件间隔设置;

5、其中,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蜗壳内壁和所述隔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气体流道和第二气体流道,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与所述第二气体流道以所述转动件的圆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6、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环绕所述转动件的部分外边缘设置;

7、所述隔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面,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转动件形成第一气体流道,所述第二面与所述蜗壳的内壁形成第三气体流道,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与所述第三气体流道均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8、与所述转动件相对的所述蜗壳内壁与所述转动件形成第二气体流道。

9、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包括本体和第一蜗舌,所述第一蜗舌设于所述本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并与所述转动件间隔设置;

10、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第二蜗舌,所述第二蜗舌凸出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蜗舌与所述转动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蜗舌与所述第一蜗舌以所述转动件的圆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11、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蜗舌距所述转动件圆心的距离逐渐增大。

12、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第四气体流道,所述第四气体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与所述出风口;

13、在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三气体流道的截面积和所述第四气体流道的截面积逐渐增大。

14、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与所述第三气体流道在所述转动件的径向方向上依次排布。

15、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箱,所述空调箱包括:

16、进风箱单元,具有内循环进气流道和外循环进气流道,所述内循环进气流道具有内循环进气口和内循环出气口,所述外循环进气流道具有外循环进气口和外循环出气口,所述内循环进气口与所述外循环进气口间隔设置,所述内循环出气口与所述外循环出气口间隔设置;

17、分配箱单元,所述分配箱单元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18、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的进风口与所述内循环出气口和所述外循环出气口连通,所述进风结构的出风口与所述分配箱单元的所述进口连通;

19、其中,所述内循环出气口处的气体在转动件的带动下流入第二气体流道内;所述外循环出气口处的气体在所述转动件的带动下流入第一气体流道内;

20、经过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出口流出,经过所述第二气体流道的气体从所述第二出口处流出。

21、在本申请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箱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于所述内循环出气口和所述外循环出气口处,以将所述内循环出气口和所述外循环出气口相隔开。

22、在本申请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箱单元还包括蒸发器芯体和暖风芯体,所述蒸发器芯体和所述暖风芯体在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且所述蒸发器芯体与所述暖风芯体间隔设置;

23、所述分配箱单元包括第一流动腔室和第二流动腔室,所述第一流动腔室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流动腔室与所述第二气体流道连通;

24、其中,所述蒸发器芯体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流动腔室内,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流动腔室内;所述暖风芯体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流动腔室内,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流动腔室内。

25、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箱。

26、本申请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本申请方案包括进风结构、空调箱及车辆,此进风结构包括进风组件和隔板,进风组件包括蜗壳和转动件,转动件与隔板均设于蜗壳内,转动件与隔板和蜗壳内壁均间隔设置,且转动件能够在蜗壳内进行转动,以带动气体从进风口流至出风口处;由于转动件与蜗壳内壁和隔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气体流道和第二气体流道,并且第一气体流道和第二气体流道相对于转动件的圆心中心对称,也就使得转动件在第一气体流道和第二气体流道中所受到的流体压力和湍流动能等流体动力学参数相接近,使得转动件在第一气体流道中受到的反作用力与第二气体流道中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中心堆成,能够降低转动件的作动不平衡和喘震,降低进风结构的振动和噪声,进而降低空调箱和车辆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28、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环绕所述转动件的部分外边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本体和第一蜗舌,所述第一蜗舌设于所述本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并与所述转动件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蜗舌距所述转动件圆心的距离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第四气体流道,所述第四气体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与所述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与所述第三气体流道在所述转动件的径向方向上依次排布。

7.一种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箱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箱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于所述内循环出气口和所述外循环出气口处,以将所述内循环出气口和所述外循环出气口相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箱单元还包括蒸发器芯体和暖风芯体,所述蒸发器芯体和所述暖风芯体在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且所述蒸发器芯体与所述暖风芯体间隔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环绕所述转动件的部分外边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本体和第一蜗舌,所述第一蜗舌设于所述本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并与所述转动件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蜗舌距所述转动件圆心的距离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第四气体流道,所述第四气体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与所述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翔宇赵维明陈小冬王本超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