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膜片弹簧,特别涉及一种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膜片弹簧。
技术介绍
1、膜片弹簧是汽车膜片式离合器上关键的零件,起着压紧压盘和分离杠杆的作用。
2、传统汽车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膜片弹簧在承受分离轴承推动时,由于分离指长度相同,刚度和弹性范围固定导致膜片弹簧变形和回弹的速度较慢,无法针对不同的驾驶模式进行调节,同时在回弹时产生过渡振动或共振,影响驾驶员操作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膜片弹簧,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膜片弹簧,包括弹簧体,所述弹簧体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弹簧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径向开槽和多个第二径向开槽,每个所述第一径向开槽和所述第二径向开槽均为从所述通孔向所述弹簧体的外沿延伸而成,且所述第一径向开槽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径向开槽的长度,至少每两个所述第一径向开槽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径向开槽,以使两个相邻所述第一径向开槽之间形成短分离指,相邻所述第一径向开槽和所述第二径向开槽之间形成长分离指。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方式,使膜片弹簧具备强度的同时拥有更好的弹性形变,减缓了膜片弹簧回弹时产生的振动或共振,加快了膜片弹簧的响应速度使离合器适应多种行驶模式和驾驶风格,为驾驶者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
7、进一步,所述弹簧体位于每个所述第一径向开槽的顶端均开设有散热孔。
8、进一步,所述第一径向开槽的长度为40-80mm。
9、进一步,所述第二径向开槽的长度为80-120mm。
10、进一步,所述长分离指和短分离指的指端部与水平面平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膜片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体(1),所述弹簧体(1)中部开设有通孔(4),所述弹簧体(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径向开槽(5)和多个第二径向开槽(6),每个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和所述第二径向开槽(6)均为从所述通孔(4)向所述弹簧体(1)的外沿延伸而成,且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径向开槽(6)的长度,至少每两个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径向开槽(6),以使两个相邻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之间形成短分离指(3),相邻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和所述第二径向开槽(6)之间形成长分离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膜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分离指(2)和短分离指(3)上均设置有加强层(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膜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体(1)位于每个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的顶端均开设有散热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膜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的长度为40-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膜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分离指(2)和短分离指(3)的指端部与水平面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膜片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体(1),所述弹簧体(1)中部开设有通孔(4),所述弹簧体(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径向开槽(5)和多个第二径向开槽(6),每个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和所述第二径向开槽(6)均为从所述通孔(4)向所述弹簧体(1)的外沿延伸而成,且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径向开槽(6)的长度,至少每两个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径向开槽(6),以使两个相邻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之间形成短分离指(3),相邻所述第一径向开槽(5)和所述第二径向开槽(6)之间形成长分离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长短分离指相结合的膜片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久平,刘兴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