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建造,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透气管路的可自动泄放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船舶配置的柴油日用舱,mgo舱,气缸油舱,滑油舱等舱室通常对储存油品的质量需严格保证,但由于部分舱室布置位置较低的原因,其透气管路径较长,加上透气管路穿行区域温差较大(如排气管附近区域,通风系统出风口区域等),容易使管内产生冷凝水并回流至油舱内,不但使舱内储存油品的含水量增加而且污染后的凝水会使油品变质,甚至乳化,变质油品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对使用设备造成更大的损伤。
2、当前透气管路的设计存在两种常规方式:一种是通过将各滑油类舱室透气管和燃油类舱室透气管末端分别并排接入同一根透气收集管作为集气总管段,当凝水或凝油在集气总管段内聚集后,再通过手动开启集气总管段的泄放阀将凝水或凝油排出,如图1所示;另一种是将油舱的透气管从机舱内部单独引出一路,但该透气管路在整个管路上往往没有设置任何凝水泄放的措施。因此,以上常规方式都不能保证透气管内的凝水、凝油的及时排出,尤其是当使用第一种设计中的集气总管段时,甚至存在因积聚的凝水无法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透气管路的可自动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放管(1)、用于提供清洁入口的盲板法兰(3)和用于注入水封用水或清洁用气体的手动开关阀(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透气管路的可自动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管(1)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泄放直通管(5)顶端端口于第一弯头(12)处与透气管(11)连通,所述水封管(6)末端端口通过第一接口与泄放直通管(5)下端管路连通,所述溢流管(7)顶端端口通过第二接口与水封管(6)上端管路连通,所述溢流管(7)末端端口延伸至泄放漏斗(4),所述第二接口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接口的最高点,使高于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透气管路的可自动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放管(1)、用于提供清洁入口的盲板法兰(3)和用于注入水封用水或清洁用气体的手动开关阀(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透气管路的可自动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管(1)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泄放直通管(5)顶端端口于第一弯头(12)处与透气管(11)连通,所述水封管(6)末端端口通过第一接口与泄放直通管(5)下端管路连通,所述溢流管(7)顶端端口通过第二接口与水封管(6)上端管路连通,所述溢流管(7)末端端口延伸至泄放漏斗(4),所述第二接口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接口的最高点,使高于第二接口最低处的液体自动通过溢流管(7)流入泄放漏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透气管路的可自动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直通管(5)上还设有用于清洁前排空管道内液体的排放阀(16),所述排放阀(16)位于靠近盲板法兰(3)处,所述排放阀(16)和接头软管(17)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透气管路的可自动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开关阀(21)可替换为电磁阀(22),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水封结构内液位高低的液位传感器(9)和控制系统,所述液位传感器(9)安装于水封管(6)内侧壁,并且所述液位传感器(9)靠近水封管(6)顶端端口,所述液位传感器(9)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并且控制系统与电磁阀(22)电气连接,保证液位传感器(9)测得的测量信号实时传递至控制系统,并通过控制系统将测量信号转换成动作信号,进而使电磁阀(22)能够根据液位高低自动进行启闭,当液位传感器(9)检测的实际液面高度低于预定水封高度(8)时,电磁阀(22)自动打开;当液位传感器(9)检测的实际液面达到预定水封高度(8)时,电磁阀(22)自动关闭;当实际液面超过预定水封高度(8)时,高于水封高度(8)的液体会自动通过溢流管(7)末端流入泄放漏斗(4)。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一种应用于透气管路的可自动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低于预定水封高度(8)的泄放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骏,田飞,王雷,宋晓敏,董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